臥牛山大田村外的官道上,十多名小刀會的弟兄一如往常的抵達了這裡。 “掌櫃的,每人一碗好茶!” 他們大步地走進了官道旁的茶棚,對著茶棚掌櫃的喊了一嗓子。 “劉爺,你們稍坐,茶水馬上就來。” 茶棚掌櫃眼底閃過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厭惡色,旋即去燒水泡茶了。 小刀會的實力並不強,手底下的也都是收攏的一些地痞。 他們靠著在官道上盤剝過路的行人車隊,收取一些銀錢。 除此之外,他們壟斷了周圍兩個村子的食鹽生意。 他們從官府的食鹽店鋪裡購買來了官鹽。 然後加價賣給這兩個村子的百姓。 現在官府的食鹽店鋪售賣的官鹽是五百文一斗,可是他們卻加價到了九百文一斗。 面對小刀會賺取差價的生意,官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以往小刀會會定期的向韓家送孝敬的。 韓家在收攏了各方的孝敬後,會打點官府上上下下的官吏。 所以小刀會明目張膽的做這些生意,卻沒有人管。 這兩個村子的百姓誰要是敢去別處購買食鹽的話,那就會遭到他們的報復和迫害。 小刀會依仗著這兩個生意,這小日子過得倒也不錯。 “劉爺,茶來啦。” 不多時,熱氣騰騰的茶水就奉送到了十多位小刀會弟兄的桌上。 小刀會的人在茶棚裡談笑著,喝著茶,等候著肥羊送上門。 一碗茶還沒喝完,遠處就有一運輸布帛的車隊緩緩而來。 看到那幾輛滿載著東西的大車,小刀會的眾人臉上露出了興奮色。 這車隊一看就是不差錢的。 “弟兄們,幹活兒了!” 小刀會的劉爺放下了茶碗,站起了身。 十多名小刀會的弟兄也都跟著走出了茶棚,攔住了布帛車隊的去路。 “哎呦,這拉的是什麼呀?” 小刀會的劉爺打量了一番覆蓋著油布的大車,笑吟吟的詢問。 “回劉爺的話,這是我們張氏布莊從江州那邊進的布帛。” 領頭的張家管事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你們張氏布莊現在的生意是越做越紅火了啊。” 劉爺開口道:“這麼多的布帛,可能賣不少銀子呢。” “我們都是小本生意,小本生意。” 張家管事賠笑著說。 “看在都是老熟人的份上,今天給十兩銀子就行了。” 劉爺和張家管事寒暄了幾句後,開口要銀子。 倘若是以往的話,張家管事早已經將沿途打點的銀子準備好了。 畢竟他們是做生意的人,是不願意得罪這些地頭蛇的。 往往還會多給一些孝敬銀子,以避免對方的刁難。 可是今兒個小刀會的人索要過路費,張家管事卻站在原地沒動。 “劉爺,剛才黑旗會的人已經在前邊的路卡收過銀子了。” 張家管事道:“他們說黑旗會收了銀子,我們一路到縣裡,都不需要再給銀子了。” 張家管事說著,還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了一份憑證。 “您瞧瞧,這是黑旗會開給的憑證。” 小刀會的劉爺聽聞黑旗會的人收了銀子,眉頭當即皺了起來。 他從張家管事的手裡接過了憑證,只見上面寫著一些字,還蓋著鮮紅的印章。 他大字不識一個,壓根就看不懂上邊寫的什麼東西。 “你們瞧瞧,這寫的啥?” 劉爺將憑證遞給周圍的小刀會弟兄,讓他們認一認。 小刀會的弟兄看了憑證後,均是搖頭。 “這鬼畫桃符似的,我不認識啊。” “該不會是假的吧?” “......” 他們和劉爺一樣,同樣是文盲。 面對張家管事拿出的這個憑證,壓根就不認識。 “劉爺,這憑證上寫的布帛價值二百兩白銀,道路修繕銀已經收取,以此為憑,沿途路卡不得再收取任何銀兩......” 張家管事鄙夷的看了一眼大字不識一個的小刀會弟兄們,主動的替他們念出了憑證上的內容。 “道路修繕費是啥玩意兒?” 小刀會的劉爺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 張家管事解釋說:“方才黑旗會的人說了。” “如今這官道坑坑窪窪的,需要銀兩修補。” “所以特從過路的行人商隊徵收一點銀子,以修葺道路,以方便以後車隊通行。” 面對這個收取銀兩的理由,張家管事還是比較認同的。 這官道常年沒有人維護修補,他們這些大車走一趟當真是遭罪。 特別是遇到下雨的時候,坑坑窪窪的,大車的輪子經常陷入泥坑裡。 現在黑旗會收取一些銀子修補官道,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況且人家黑旗會也沒多收。 他們的貨物價值二百兩銀子,人家黑旗會才收取二兩銀子而已。 而且有了這個憑證,那沿途不用再多繳納別的銀子。 比起以往而言,他們可節省不少呢。 正因為如此,他才欣然繳納了銀子給黑旗會。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