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城,戰爭的陰雲籠罩。 東南節度府防禦使黎子君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正神情凝重的在城頭巡視。 他看著堆積在城頭上的一堆堆的磚塊石頭,覺得數量還是太少了。 他轉頭對參將劉雲道:“這些磚石不夠,再運一些磚石上城頭來!” 劉雲回答說:“大人,我們臨川城內五斤重的石塊已經全部蒐集到了城頭上了。” “城內沒有了,那就去城外蒐集!” 黎子君對參將劉雲說道:“這是一場惡戰,我們準備的愈充分,我們就能守得愈久!” 黎子君說著,又邁步上前,細細地檢查了一番釘滿了鐵釘的橫木。 橫木的兩端都是用繩索固定好的,橫木上釘著一顆顆尖銳的釘子。 一旦敵人攻城的話,鬆開絞盤,橫木就能直接從城頭滾落下去。 藉助重力和那尖銳的鐵釘,可以給予攀城的敵人以迎頭痛擊。 沾之者傷,觸之者亡,這可是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大殺器。 “投石機都分散一些,別被人一鍋端了!” “還有,盾牌不夠,就去砍樹製作臨時盾牌,將門板拆下來當盾牌!” “復州軍有不少強弓勁弩,我們得好好的防備!” 黎子君這位節度府的防禦使沿著城巡視防禦設施和佈置,時不時地下達一些新的命令. 走到臨川城西門城樓,黎子君望著正在緩緩向外撤離的百姓,轉頭看向了參將劉雲。 黎子君突然詢問:“城內的糧倉現在有多少人守衛?” “我派遣了兩哨人馬,日夜輪流守衛。” 黎子君搖了搖頭道:“復州對我東南節度府窺覦已久,這城內不知道潛伏了多少探子。” “兩哨兵馬太少了,將守衛糧倉的兵力增到兩個都一千人,以防萬一。” “是!” 參將劉雲點了點頭,旋即轉頭對跟著身後的親衛吩咐一聲,那親衛忙轉身去了。 “大人,這一次復州傾巢而出,就目前所知,他們的兵力超過十萬人。” “復州軍來勢洶洶,這臨川府只有我們巡防軍一支軍隊。” 參將劉雲憂心忡忡的說:“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在這裡固守一座破敗的城市與復州軍死磕,當後撤,以儲存實力為妥。” “不然一旦被複州軍圍住的話,那我們就會成為一支孤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臨川城自從上一次被大火燒成廢墟後,很多地方都損毀嚴重。 勤勞的百姓雖然在臨川城又修建了許多的房屋,可大多數的地方都沒恢復。 在參將劉雲看來,他們巡防軍當撤去物資、防備都較為穩妥的城市守衛。 現在固守在這麼一個破破爛爛的城池裡,很容易就深陷重圍,全軍覆沒。 “這是你一個人的意思,還是你們都是這個想法?” 黎子君目光投向了跟在劉雲身後的董良辰、何奎等人。 董良辰硬著頭皮站出來道:“大人,張大都督說過,一城一地的得失算不得什麼。” “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我們巡防軍能夠儲存下來,那我們隨時可以將臨川城奪回來的!” 董良辰雖然沒有明確的說要撤退,可表達的意思卻很明顯了。 何奎也點頭附和說:“大人,現在復州的騎兵已經切斷了我們和各處的聯絡。” “我們要是現在不撤的話,一旦復州軍主力壓上來,到時候我們想撤都撤不了了。” “還請大人為我巡防軍數萬將士考慮一番,別讓他們身陷險地。” 校尉紀寧也站出來說道:“大人,我覺得以我們巡防軍的實力,不宜和復州軍硬碰硬。” 雖然他們巡防軍在復州的永安府境內和復州打過一仗,甚至擊退了對方。 可那個時候他們遇到的僅僅是復州軍的一支部隊而已。 現在他們將要面對的是超過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復州軍。 他們這些將官們都知道,要是他們死守臨川城,必定會損失慘重。 黎子君聽了眾人的話後,並沒有責怪他們。 “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 黎子君開口道:“我也不想在這裡和復州軍硬拼!” 他們聽到黎子君這話後,當即心裡一喜,覺得他們勸說有了效果。 可黎子君的下一句話,頓時給他們澆了一盆涼水。 “可是我卻不能撤退!” 黎子君面色嚴肅地對眾人道:“節度使大人任命我為東南節度府防禦使,那我黎子君就有保境安民之責!” “這臨川府是我們東南節度府的城池,我黎子君身為防禦使,豈有不戰而逃的道理?” “臨川城是抵擋復州軍的第一道防線!” “一旦我率部不戰而逃,那上對不起節度使大人,下對不起萬千黎民百姓!” 黎子君大聲道:“這臨川府要是丟了,那復州軍就能長驅直入,攻打寧陽府、東山府、陳州......” “那這些地方將會燃起戰火,會有無數的村落被焚燬,無數的百姓淪為流民!”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