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率領的左騎軍招降了東南義軍後,海州的局面就徹底的穩定了下來。 這是繼陳州外,張雲川所能控制的第二塊地盤。 特別是海州產鹽,這可是相當於下金雞蛋的老母雞。 他現在雖然表面上沒有和東南節度府撕破臉皮,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東南節度府內部的一個軍事集團了。 他要是將賣鹽的收入全部截留的話,東南節度府估計也拿他沒辦法。 可張雲川並不準備這麼做。 他準備截留一半的銀子即可,另外的一半依然送節度府,以避免和節度府徹底的撕破臉。 畢竟海州雖然產鹽,可糧食、布匹、鐵、茶葉等各方面的物資都還是比較欠缺的。 光靠著海州,養不起龐大的軍隊和數目眾多的流民。 這就需要從東南節度府其他地方購買。 一旦和節度府鬧翻了,那節度府縱使不派兵來攻,也會封鎖邊界,防止各種物資進入海州。 海州要是進入了戰爭狀態,那地方上的發展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當然了,他可以派兵去打節度府,佔領更多的地方。 可張雲川並不願意這樣做,因為佔領再多的地盤,要是僅僅是軍事佔領的話,那沒有多大作用。 畢竟佔領地盤的目的是獲得人口,獲得錢糧,而不是分散軍隊,消耗精力。 他現在雖然看似實力很強大,可那僅僅是軍隊而已。 實際上他竄起來的太快,底子太薄,手底下缺乏足夠的治理地方的人才。 縱使佔領很多地區,也沒足夠的官員去治理這些地方,所以無法有效的消化,反而是會牽扯和分散他的精力。 為此,張雲川現在的想法就是以時間換空間。 在短期間內,不要打仗。 儘可能的抑制住擴張搶地盤的想法,要儘可能的避免捲入新一輪的戰事。 窮兵黷武,不懂得經營地方的話,那遲早會崩盤的。 所以先將海州的地盤先鞏固好,練兵備戰,培養人才,他覺得這才是當務之急。 為了儘可能的為他們發展實力,鞏固地盤爭取時間。 張雲川這位左騎軍都督現在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 他在親衛的保護下,親自深入一線,去了魚城、福安縣等大量城鎮鄉村走訪調查。 透過他的走訪調查,發現海州雖然是產鹽的重地,可福安縣也有大量的良田的。 只不過這些土地大量都在一些豪門大戶的手裡。 甚至江州一些權貴都在這邊購置了不少土地。 幾乎有一半的百姓都是這些大戶人家的佃戶,靠著租種土地,繳納租子勉強維持生計。 土地兼併在海州的情況相當的嚴重,這讓張雲川知道,必須要儘快的解決這個問題。 他身為左騎軍都督,要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民心,那必須要做出有些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要是與以往一成不變的話,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話,那百姓憑什麼支援你? 當張雲川在魚城視察的時候,海州派人來說,節度府來人了。 張雲川不得不匆匆地結束了自己的行程,騎馬趕回了海州。 在左騎軍的都督府客廳內,張雲川見到了一位老熟人。 這位老熟人不是別人,正是東南節度府的營田使方平。 方平的親自到來,讓張雲川是相當的意外。 這方平可是節度府的高層人物。 現在自己是九峰山山賊的事兒在外邊傳得是沸沸揚揚,他竟然還敢以身犯險,著實是膽量十足。 “見過方大人!” 張雲川心裡雖然犯嘀咕,可還是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高興地上前與他打招呼。 “張大都督,我先給你道喜了呀!” 方平也知曉眼前這位就是大山賊,心裡頗為緊張,可還是擠出了笑容。 “方大人,瞧你這話說的,我現在煩心事兒一大堆呢,哪有什麼喜事。” “快請坐。” 張雲川笑著招呼方平落座。 兩人彎腰落座後,親衛送上了熱茶,旋即退了出去。 “張大都督,這次真的是喜事兒。” 方平望著張雲川,滿臉堆笑的從身後的一名屬官手裡取過了一份敕碟告身。 “張大都督,你這麼快就招撫了海州的賊軍,穩定了海州的局勢,節度使大人很高興!” 方平對張雲川說:“節度使大人已經決定,即日起,正式地升任你為左騎軍大都督!” 方平說著,將敕碟告身推到了張雲川跟前,目光則是偷偷觀察張雲川的反應。 張雲川當面開啟了,看到的確是任命自己為左騎軍大都督,還蓋著節度使的印章。 張雲川當即起身,對著江州的方向拱了拱手。 “多謝節度使大人信任和器重,末將願意供節度使大人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看張雲川如此姿態,方平微微點頭。 這張大郎雖然是九峰山的山賊,可他欣然接受了節度使大人的委任,看起來並沒有反意。 要是他真的能拋棄以往山賊的身份,忠心為節度府效力的話,那當真是一件美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