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左手上的傷口差不多好了。我戴上新編織的手套,回到燧石河邊繼續開鑿石磨。 隨著開鑿石磨的時間往後,我開鑿的手藝也越發的純熟起來。三天後,也就是7月23日,石磨的底盤終於鑿好了,包括中心位置用來安裝圓木的小洞也都預留了出來。 石磨的底盤鑿好之後,我也正好利用晚上的時間,把安裝石磨的木頭架子給做了出來。 鑿好了石磨的底盤之後,後面就是慢慢的開鑿石磨的上半部分了。相對來說,石磨的底盤要比上半部分稍微簡單一些,因為底盤只需要鑿出凹槽和中心位置的圓洞就行,而上半部分則不僅需要鑿出凹槽來,在中心位置需要鑿一個對應底盤位置圓洞,還需要在邊上鑿通一個送料孔。另外,在送料孔的對面的側面,還需要鑿一個安裝把手的洞。 原本以為開鑿上半部分會比開鑿底盤多出很多天的時間來,結果沒想到僅僅花費了五天時間,就把石磨的上半部分也鑿好了。 2016年7月28日上午,我早早的就準備好的一根自然轉角九十度的樹枝,已經根據石磨上半部分安裝把手那個孔洞加工好了。這個把手,外形看著就像是一把鋤頭。 安裝把手的過程,非常的簡單。把手安裝好了之後,我往石磨底盤上淋了一些水,然後再把石磨上半部分放了上去。 接著,我蹲在地上,右手抓著石磨把手想要推動石磨。結果,紋絲不動。再用力,還是穩如老狗。 我把石磨取下來,看了看上下的凹槽,拿著鑿子把幾處不太平整的地方稍微的修整了一番,然後把石磨重新放好。 再推,開始有點反應,但只是晃動了一下,石磨並沒有轉起來。 這一下,把我弄的很尷尬。不過,還好,反正這片天地之間只有我自己。只要我自己不尷尬,就不會有人尷尬了。 我又重新把石磨取了下來,仔細研究過後,發現是有些凹槽還不夠平整。但是,這些瑕疵我已經沒辦法用鑿子修整好了。於是,我把石磨上半部分也翻轉了過來,讓凹槽這一面朝上。 之後,我從燧石河裡面找來一塊比較堅硬光滑的鵝卵石。接著,在石磨凹槽上淋上水,然後用鵝卵石在凹槽上面不斷的打磨。把石磨底盤和上半部分兩邊的凹槽都打磨了一遍,至少肉眼看上去已經沒有很明顯的凹凸。 重新把石磨安裝好之後,再用力一推,石磨就動了起來。接著繼續用力,石磨就開始轉了起來。慢慢的,石磨轉動的越來越順暢。 一開始,石磨轉動的時候,還發生那種很尖銳有些刺耳的摩擦聲。十幾分鍾後,石磨不但轉動的越發順暢,最初的那種摩擦聲也逐漸消失了。 當天下午,我就用柳筐把石磨一頭一個給挑到了悠閒谷裡。一開始,我是計劃把石磨給滾動回悠閒谷的,後來一想平地好辦,但是下坡跟上坡怎麼辦。上坡推著走也行,但下坡就只能是讓它自由落體了,萬一給磕碰到哪裡損壞了,那我這些天的痛苦不就白費了。 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採取辛苦一點但更保險一些的方法,直接給挑著回來了。 把石磨挑回悠閒谷之後,我就把石磨安置在樹屋底下。當天晚上,我在晚餐過後又推著石磨空轉了挺長時間。目的嘛,自然是希望能儘量的把石磨上的一些尖銳給磨平,避免今後這些碎屑掉進玉米粉裡面去了。 之後,我藉著火光,把已經在烈日底下暴曬了半個月的玉米進行脫粒。玉米脫粒,如果方法不對,很容易搓傷手掌,但是隻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會非常的簡單。恰好,我就掌握了這個正確的方法。 玉米粒在玉米棒子上都是一條一條的,我先是拿鑿子從玉米棒子上銼下來一條玉米粒,然後左手拿著玉米棒子,右手以大魚際從玉米棒子被銼掉一條玉米粒的邊上一條玉米粒開始,稍微輕輕壓一下,玉米粒就很快剝掉了。 等剝掉一個玉米棒子之後,從第二根開始就更簡單了。還是先用鑿子隨便從玉米棒子上銼下來一條玉米粒,然後就用剛剛已經被剝乾淨的玉米棒代替之前的右手剝玉米粒。 這種方法,既輕鬆,又能做到不損壞玉米粒而且速度還非常的快。最重要的是,只要提前在有光亮的時候把玉米棒子銼掉一條玉米粒之後,剩下的工作都可以在黑暗中完成。 不知不覺,大概差不多兩個小時,我就已經脫粒了差不多將近二十斤的玉米粒。這些,都將是明天用來磨成粉的。 2016年7月29日上午,我再一次把石磨空轉了幾分鐘之後,肉眼已經在石磨上見不到碎屑了。我又上手摸了摸,也沒感覺到石磨上面有碎屑。 用水再次把石磨沖洗過後,我把石磨放到太陽底下曬著。僅僅十幾分鍾後,石磨上面的水漬就被曬乾了。 我趕緊把石磨搬回樹屋底下的木頭架子上放好,然後就正式開始試驗磨玉米。說實話,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雖然之前推著空轉,已經證明了石磨的可行,但真正磨玉米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