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來還應該再等待一段時間才搬進去住是最好的。因為,新房子很多地方都還沒幹透。 但是,舊的炭窯上面有個口子,根本就沒辦法擋住晚上的寒冷。另外,地裡的芋頭、生薑都已經成熟了,要早點的收上來,擔心在地裡時間長了會腐爛。 不過,好在前段時間一直都是大晴天,而且我前些天又一直在屋子裡面生了火。住進去之後,沒怎麼感覺到潮。 所以,也就只能因陋就簡,提前搬進去了。 搬家這天,我特意邀請了兩位嘉賓到場慶祝。 嘉賓一:羊群的領頭羊,我給它臨時取了個名叫公羊1號。嘉賓二:羊群的一隻母羊,我給它取名母羊1號。 嗯,兩位嘉賓都非常的懂禮貌,還給我帶去了賀禮——兩堆羊糞。 我也人情往來,給它們倆分別回禮了——每隻羊各回了一腳。 站在新房裡面,說實話,我這心情有些矛盾。 一方面,我挺有成就感的,我從流落到悠閒島的時候,手裡只有一個救生圈,不說居無定所,根本就是衣食無著。而現在,不僅每天都能吃飽穿暖,竟然還有了磚瓦結構的自建房。 另一方面,我看到這兩間房,是那麼的簡陋。甚至連家徒四壁這四個字,都不足以準確的表達。 首先,因為著急住進來,所以我沒有用石灰來粉刷牆壁了。否則,又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入住。所以,房屋裡面的牆壁就直接是看到磚路的。 其次,房子裡面除了一張藤條床之外,再無別的傢俱。只是在廚房裡面的一個牆角,我擺放了一個大樹墩和一個小一些的樹幹。那個大樹墩就作為餐桌,小一些的圓樹幹就作為凳子。 第三,這房子預留了窗戶還有門,但是窗戶上面是空的,門也是空的。什麼窗格子門葉子暫時都沒有。反正,屋子裡面空空如也,也不怕有人惦記。說起來,在這個悠閒島上,有人惦記那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為了晚上擋住外面的低溫,我給睡覺的餐廳這間房的門和窗戶都臨時用小樹枝編織了一個沒辦法轉動的門葉子。到了晚上,就拿去擋在門上還有窗戶上。白天就給取下來,放在邊上。 沒辦法,因為至今還沒有辦法制作鋸子出來,所以我暫時沒辦法制作木板。當然,靠斧子削也不是完全不行,但是僅僅只是想想就會覺得這個主意有些不靠譜。 喬遷新居雖然是值得慶祝的大事,但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搬進新房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到地裡去忙著秋收了。 其實,最著急的還不是芋頭。芋頭早兩天晚兩天的,不太要緊,真正要緊的是生薑。 今年因為前段時間的連續暴雨,地裡可能積存了比較多的雨水,又正好是生薑即將成熟的季節。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的生薑在地裡有些腐爛了。 為了儘量搶收更多的生薑,我是把生薑從地裡拔出來後就直接放在原地先晾曬著,等把所有的生薑都拔出來之後,再統一折斷生薑葉子,把生薑放進柳筐裡面。 之後,再把生薑放在新房前面的坪裡面晾曬。 這個時候,又發現選擇在這裡建房的另一個優勢了。因為地底下就是一整塊大石頭,只要把表面的泥層挖開就是一個現成的晾曬場。 收穫生薑花了我兩天半的時間,接下來收芋頭又花了我兩天的時間。 這個收穫的時間安排剛剛好,收穫第一批芋頭的時候,第一批生薑已經晾乾了。 我把晾乾了的生薑先是用繩子串起來,再統一轉移到了新房裡面的廚房牆壁上掛著。 這些生薑是我辛辛苦苦種植的,每一顆都飽含著我的汗水和希望。我仔細地挑選了每一顆生薑,把那些看著完好的生薑串在繩子上,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廚房的牆壁上。看著這些生薑,我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 生薑今年的受損情況不是很嚴重,廚房四個方向的牆壁上都掛滿了,之後還剩下一小筐生薑。 我看著這些剩下的生薑,想了想覺得可以試著放進罐子裡面。記得小時候家裡面每年都會專門製作一批罈子菜,其中就有辣椒和生薑。 我還記得那些罈子菜的味道,那是一種獨特的鮮香和酸辣,讓人回味無窮。我想,也許我也可以試著製作一些罈子菜,給我自己帶來一些驚喜和溫暖。 幸好,我前段時間製作陶器的時候,順便也製作了好幾個陶罐,勉強能作為醃製罈子菜的工具。 於是,我找來了一些陶罐子,把剩下的生薑切成小塊,放進罐子裡,然後加入了一些鹽,密封好罐子。本來,除了鹽之外,還要再加入一些糖、醋、辣椒等調料。放好了之後,我把這些罐子放在廚房的一個角落裡,等待著它們發酵和成熟。 本來按照我之前的種植規模,預計收穫的芋頭是能夠保證我大半年的口糧的,再加上過一段時間能夠收穫的紅薯,我明年就基本可以不用擔心口糧問題。 當然,我也知道是不太可能儲存那麼久的。之所以種植那麼多芋頭還有紅薯,主要是考慮到要擴大一些養殖規模的。 當然了,現在看來,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