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了倒伏的玉米之後,我又再次視察了旁邊的農作物,接著就在紅薯地裡隨手割了一把紅薯藤。
割這些紅薯藤,是為了一會去看我那群山羊的。
畢竟這次雨季來臨,我除了給它們的羊圈頂上臨時搭了一個草棚之外,也沒再管它們了。
帶點紅薯藤,聊表心意。
這個時間點,羊圈裡面果然是見不到山羊的。
它們此刻應該在哪處叢林或山坳裡面瘋狂的進食,因為我在羊圈的門口看到了很明顯的羊群往外走的蹄印。看前進的方向,應該是往臥虎山或者是藏龍湖那邊去了。
說起臥虎山,我突然想起來了,這麼久了我竟然一直還沒有去過這座近在咫尺的地方。
這會看了看天色,說早不早,但說晚也不晚。
糾結了一下之後,還是決定改天再專門找個時間過去探查,今天什麼都沒有準備,而且是長達半個多月的雨季才剛剛結束,還有很多更急迫的事情等著處理。
我把帶去的紅薯藤放在了羊圈門口,然後就快速返回了溫泉谷。
回溫泉谷的目的,是為了帶上兩個籮筐去海邊。
這十幾天的暴雨過程中,雖然我沒有像前兩年那樣餓著肚子,但也只能是吃些乾魚、芋頭之類的勉強果腹,現在天晴了,當然得去海邊找些新鮮的海貨來彌補一下。
我記得暴雨來襲之前,我在海灘上的魚塘裡面,應該還有一些存貨的。
然後,等會捕魚的水池裡面應該也能多少再捕撈一些,接著又去再挖上一些新鮮的生蠔。
來到海邊的時候,還沒有到海水退潮的時間。
第一時間,我就去檢視了魚塘還有捕魚池,看上去都沒有大的問題。
不過,我把挑著的籮筐放下之後再仔細觀察的時候,才發現魚塘和捕魚池其實都受到了破壞,尤其是魚塘。
之前遠遠的看著,魚塘表面還有捕魚池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是走近了一看,才發現魚塘裡面之前的存貨全都不見了!
而且,魚塘看上去也比之前淺了很多。很明顯,魚塘裡面淤塞了很多的泥沙。
再回過頭去捕魚池邊一看,雖然沒有魚塘淤塞的那麼嚴重,但也有很明顯的淤塞痕跡。
我估計捕魚池之所以沒有淤塞的像魚塘那麼嚴重,關鍵因素還是它這邊連通了大海,每天的漲潮退潮會把裡面的一些泥沙帶走。
魚塘裡面的存貨受損,其實一定程度上我是有一些心理準備的。
畢竟這麼長時間的暴雨,魚塘裡面的水很大可能會溢位來,然後裡面的魚跟著跑了也很正常。
但是,把魚塘淤塞成這樣,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
原本在挖掘魚塘的時候,為了今後從裡面撈魚的時候方便,就沒有挖的太深,大約一米左右。
現在倒好,裡面的水最多能把我兩個腳背給淹沒了。啥也別說了,拿起鋤頭開幹了吧!
捕魚池這邊,我今天是不準備清理了,因為裡面淤塞一些好像也不怎麼影響我抓魚的功能,但可惜的是今天池子裡面沒有魚。
所以,我今天也就懶得去礁石群把藏在那裡的兩張竹子攔網取過來了。
要不是想到等會退潮之後,礁石群那裡怎麼著也能提供幾個生蠔,我今天就準備直接打道回府去了。
雖然魚塘不是很深,但這些泥沙清理起來卻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不過,好在我帶來了兩個籮筐,如果只是依靠一把鋤頭,估計會更艱難。
但即使有了籮筐幫忙,一直到退潮的時候,魚塘裡面的泥沙清理工程也才一半不到,今天是肯定完成不了的。
為了避免明天再來的時候,魚塘裡面又積滿了海水,我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捕魚池通向魚塘的小水溝給堵上了。
幸好,礁石群這一次沒有虧待我,可能是跟我很久沒去了有關係吧。
今天的礁石群,不單單是提供了大量的生蠔給我,還額外的在一個小水坑裡面給我留下了一隻澳洲大龍蝦。
晚上,我沒有在廚房裡面灶臺生火,而是選擇了在院子裡面弄了一個露天的bbq。
雖然只有我一個人!
2017年6月22日,我很早就起床。
6月份的氣溫,已經遠不是前面幾個月可以相比的了,在太陽底下不說暴曬一天,哪怕半個小時下來,我估計就得脫一層皮。
所以,我早早的就來到了海邊。
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