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得呼吸變重,整顆心彷彿要從胸膛中跳出來一般。

“你天資普通,根骨尋常,這第一點,你便不符合要求。”

老者的話令得禹猶如墜落萬丈冰窟,登時變得失魂落魄起來。

“不過好在你前世修煉了一千多年,若是能將兩世的修煉經驗加起來,倒也還湊合。”

老者話鋒一轉,含笑道。

“老神仙,那第二點和第三點我可符合要求?”

老者言畢,禹精神為之一振,脫口問道。

“這第二點和第三點,你還是符合要求的。”

“前世的你雖然天資普通,並且從未修煉過任何修煉功法,卻是憑藉著本能硬生生的修煉至第三境,實是有著堅韌不拔的心性。”

“當然,這最重要的一點,你乃是應劫之人。”

老者連連點頭,娓娓道來。

“不知老神仙所說的第三境是指什麼?而我是應劫之人又是怎麼回事?”

禹越聽越糊塗,忍不住開口問道。

“所謂第三境,指的便是修真九境之中的第三境,開竅之境。”

“我等修真煉道,法力神通共有九境,第一境,外徑之境,此境界還未能算是真正踏入修真之門,故稱之為外徑之境。”

“第二境,窺徑之境,此境界已經初窺修真之門徑,故稱之為窺徑之境。”

“第三境,開竅之境,此境界已是入得修真之門,卻仍需明悟開竅,方可法力大進,故稱之為開竅之境。前世的你法力修為便是此境界。”

“第四境,通竅之境,此境界乃是通達穴竅,邁向修真高手的關鍵之境,故稱之為通竅之境。”

“第五境,靈竅之境,修煉至此境界便可稱之為修真高手,時至心靈,穴竅通暢,故稱之為靈竅之境。”

“第六境,蘊神之境,修煉至此境界便可蘊養元神,神通大增,故稱之為蘊神之境。只有修煉至此境界,方可稱之為大神通者。”

“第七境,御神之境,修煉至此境界便可御神化念,天下間少有敵手,故稱之為御神之境。”

“第八境,歸真之境,修煉至此境界便已返璞歸真,近乎無敵於天下,故稱之為歸真之境。能修煉至此境界之人,已屬億萬人中無一的絕世天才。”

“第九境,圓滿之境,修煉至此境界便已功德圓滿,超脫生死,不入輪迴,故稱之為圓滿之境。若要修煉至此境界,光有聰穎的資質是不夠的,還必須是應劫之人在應劫之後方可有那微不可計之希望,否則,即便修煉三千甲子,數百萬年也是絕無可能。”

“不僅如此,修真九境的每一個境界仍可分為大、小兩個境界,而在同一個境界中,大、小兩個境界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其實,修真九境所指的是法力神通的九個境界,而對於我等修真煉道之人來說,對於道的領悟也是至關重要的。我等對於道的領悟同樣有著與修真九境一般無二的九個境界。就拿前世的你來說,雖然你的法力境界修煉到了小開竅之境,但是你對於道的領悟卻僅僅只有大外徑之境而已。”

“在修真煉道的前期,領悟境界的重要性表現的並不明顯,而且大部分的修道之人也都停留在這一階段,故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法力境界的重要性要高於領悟境界,只不過這種觀點卻是完全錯誤的。而到了修真煉道的後期,領悟境界的重要性便會逐漸的顯現出來,甚至遠遠高於法力境界的重要性。而領悟境界的最大效用便是,當你的領悟境界修煉至歸真之境後,便可觀天地劫數,知過去未來,自然而然便可趨吉避凶,逢凶化吉。因此,我等修真煉道,當將對道的領悟放在首位,這便是所謂的一朝悟道,勝似百年。”

說道修真煉道,老者可謂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而說到這應劫之人,皆源於劫難,天地間每隔數百幾千年便會出現一次大的劫難,殃及無數無辜之人,而若要化解劫難,便需要這應劫之人。只不過大多數的應劫之人都死於劫難之中,化為天地間的一縷塵埃,只有極少數的應劫之人能夠幸運的活下來。而你,正是這應劫之人。”

老者目光灼灼的望著禹,意味深長的道。

“如此說來,我已經符合老神仙收徒三個要求之二,而第一點要求也還湊合,不知老神仙能否收我為徒?”

老者話音一落,禹便不失時機的問道。

“原本我收徒這三點要求缺一不可,但是看在你一人竟然應兩個劫難的份上,我便破例收你為徒了。”

老者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