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魔都之行

莊臣聽過某段相聲,早晨匯仙居的炒肝,中午小腸陳的滷煮,晚上砂鍋居的燉吊子。

這一天下來,

絕對騷氣!

因為餘謙是熟客,菜很快端上桌,只見砂鍋白肉,不帶皮,薄如紙。湯底也有講究,陳年自制酸菜,裡面熬著蝦仁,提鮮爽口。

要說味道並沒有太驚豔,比尋常更加精緻罷了。餘謙吃一大口,滿足道:“這裡煮肉分為兩類,一是不經燒烤,直接將肉用白水煮,稱為白肉。”

“一類是先將肉用炭火微烤,然後入水煮,煮成的肉稱為煳肉,肘子稱為煳肘。將白肉或煳肉切成薄片,不加任何調料,涼著吃。”

“燒燎白煮是滿族祭肉的正宗吃法,燒,指的是油炸、紅燒一類;燎,指的是烘、烤一類;再就是白煮肉,所以叫燒、燎、白煮。”

“把煮好白肉,下貨再加工成特色菜餚,叫小燒。盛在六寸的淺盤中因此叫燒碟,最早燒碟才八種,炸排骨、炸腰花、炸脂油卷、炸裡脊、炸肥腸、炸肝尖、燒子蓋、燒臉子。”

“後展到24、 32、48、64個燒碟,全盛時期品種多達13o種。賣法有整桌,半桌、一角,每桌燒碟隨撤隨上可多至72色、48色。”

“八期講究面子,這種席面是典型的滿式餚饌,最終形成白肉席。當年袁枚稱燒燎白煮: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南人效之終不能。”

莊臣跟餘謙碰杯酒,陳曉卿說的對,美食有三重享受,除去食材本身,還有背後趣聞,以及同道中人。

難怪大門口貼著一幅灑金對聯,富察氏柏三爺提筆:名震京都三百載,味壓華北白肉香。

第二道是紅燒全家福,用料很猛的硬菜,九種材料,鮑魚,海參,蝦仁,乾貝,魚片兒,參片兒等用料十足。

莊臣嘗完,暗自可惜,勾芡太厚。雖然能吃到九種味兒,但勾芡醬料蓋過所有原味,層次不分明,有點暴遣天物。

第三道菜上桌,餘謙拿起筷子,期待道:“嚐嚐這道九轉大腸,本來是魯菜。這裡突出甜味,把大腸的香完全釋放出來,嚼起來不費勁。”

莊臣放進嘴裡,有點驚喜,這是一道名菜,九華林酒樓店主創。將豬大腸經水焯後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炮製而成。

所謂九轉,取九次提煉的意思,水煮,油炸,悶燒等工序,光是香料十幾種,菜式像九次煉製一樣費功夫,堪稱精工細作。

幾塊下肚,如果感覺油膩,配上幾口芥末墩兒,酸爽可口,芥味濃厚略帶微甜,神清氣爽,提神醒腦。

半盤子大腸都被餘謙消滅,夾起芥末墩兒,美美道:“這寶貝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再喝一口原湯,透心涼,芥末鑽鼻的香辣味兒,爽!”

幾道主菜下來,也就是大腸有點亮點,莊臣有些失望,沒辦法,舌頭越吃越刁。

最後主食上來,圓夢燒餅、豌豆黃都是特色小吃。尤其是三不沾,金黃飽滿,蛋香撲鼻,令人胃口大開。

別小看這道菜,最靠廚師功夫。三不沾就是不粘牙,不粘筷子,不粘盤子。現在做得好的飯館寥寥無幾,特別是火候掌控的能力。

如果做不好,會汪油或者露糖,甚至上面有顆粒,坑坑窪窪,半半片片,總差一塊。

眼前的三不沾如同滿月,弧度完美,雞蛋黃和糖、澱粉三樣東西摻和在一起,放在鍋裡炒最少十幾分鍾才能出鍋,而且這個東西必須用綠豆澱粉才能做,質感像果凍一樣。

入口綿軟,濃濃雞蛋的味道,特別滑潤。彷彿給舌頭敷上一層保鮮膜,口齒留香,名不虛傳。

不過京城做三不沾最好的還不是這裡,而是同和居,也是八大居,現存兩個的另一個。

這頓飯味道一般,但挺實在,吃的肚滿腸肥,也算賓主盡歡。告別餘謙,回家喂輻射,看來看去還是6龜乖,悠閒自在,歲月靜好。

王寬在朋友圈各種夜生活,幾次讓自己參加,想想都沒去。以前覺得跑俱樂部很神秘,跑車、美女、夜生活。

現在看來也就那麼回事,一群閒得蛋疼的二代們,沉浸在自己夢幻的小圈子裡,醉生夢死,紙醉金迷,挺空虛的。

老譚那邊這幾天沒有訊息,估計忙專案,人家多少有點專業背景,投資不是誰都能玩,好歹幾十頁中英資料分析要看懂吧。

見識過投資圈的林林總總,只能感嘆一句話:就怕大神更努力!

頂級大佬恨不得一天當成十天用,睜開眼就各種忙,無窮無盡的開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