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皇帝那天落荒而逃後,自己躲在勤政殿裡呆了好幾天,陳貞瓏這邊甚是不解就和花流進行了靈魂的討論,花流覺得是因為楊妃的死讓兩人之間總有點嫌隙,可是陳貞瓏覺得楊妃的死皇帝非但沒有難過反而有一種放鬆的愉悅感
她很認真的分析說是皇上可能根本沒那麼喜歡楊妃,甚至相當嫌棄她,她死了皇帝吃殘羹剩飯的過往也就沒了,花流不敢苟同覺得主子的第六感肯定是壞了,於是自此天天給她吃核桃有助補腦
才過了沒三四天,皇帝就好似想通了什麼一樣,依舊還如從前一樣,甚至對陳貞瓏更好了,那叫一個貼心無比,陳貞瓏覺得陳墨莫一定也是愛上自己了,所以抓住了皇帝問他是不是也愛上了自己,陳墨莫每次回答前眼神都會暗淡下去,然後回答是,陳貞瓏永遠都只想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自動忽略了她不想看到的東西
敏齊最是細心,實在是看不下去主子的痴漢相,就順嘴提醒了一下,只得到了陳貞瓏的三個字“我高興”,便也就不說什麼了,想來主子也只是三天熱情,可是這次陳貞瓏一改常態,這次並非三天興致
這不一天天過的轉眼就過年了,陳貞瓏與皇帝那是如膠似漆,恩恩愛愛,掰都掰不開,宮裡人都說,這皇上有怪癖喜歡變態
自那個月起,皇帝就幾乎沒有去過其他妃嬪的宮裡,就算要招幸也是直接把人接到夏臺,弄的眾妃嬪有苦說不出只能天天到皇后那裡罵人,皇后自上次楊妃的事,覺得真是小瞧了表妹的殘忍程度,近期是不敢再讓她幫忙殺人了,再說了現在她正風光,皇后可還沒傻到自己往刀上撞,就有一句沒一句的安慰著
已是開春,一日陳墨莫下朝去找陳貞瓏,結果剛到門口就聽見陳貞瓏的一聲暴怒“砍了她”,陳墨莫一愣,這又是怎麼了,皇帝進去抓了花流一問,原來一個新來的小丫頭把他賜給陳貞瓏的一個瑪瑙盤子打碎了,她一怒之下就把那個小丫頭給剁了,皇帝聽完覺得這小丫頭實在是背的可以,自己對這小丫頭的慘死也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於是叫花流他們都在殿外伺候,自己進去教育教育陳貞瓏
“小貞,你又何必一定要殺了她,她並非死罪,讓她知道錯誤以後重新做人豈不是更好?”皇帝摸了摸陳貞瓏的頭,陳貞瓏歪著頭睜大了眼睛說道“那為什麼要放過她?”
皇帝笑了彈了一下她的額頭,陳貞瓏依舊一臉疑惑沒什麼反應,“是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聖人也不除外,如果不管這錯誤大小就一律處死,這世上豈不是沒有人了?”
陳貞瓏很是認真的想了一會“可我是神,我會犯錯嗎?”
皇帝一愣,依舊柔和的說道“這天地萬物都會犯錯,神也一樣”
“那如果神也會犯錯,皇也會犯錯,平民又為何要服從我們的統治呢?”
“這世間並非隨著我倆而轉,這就是為什麼要有法度來作為公平公正的標杆,要說這犯錯呢,我倆為神為皇自然比平民更嚴於律己,儘量不犯錯啊”皇帝有些後悔為何要提起這個話題了,說起詭辯,他真是不如陳貞瓏萬分之一
“可是墨莫,法度是皇定的,皇雖少犯錯也不是不犯錯,那就說明法度也是有錯的,再說,皇權神受,若神也是有錯的,那這天地萬物,誰,又是對的呢?”陳貞瓏拿了紙筆在上面塗塗畫畫就是覺得陳墨莫邏輯不對
皇帝也不吭聲,他心下不知為何有點驚慌,從小到大的聖賢書告訴他陳貞瓏是一派胡言,大逆不道,可是他就是不知該如何反駁,他一下子對自己都產生了懷疑,何為神?神是什麼?那麼君權神授下的君又是什麼?
哦不,他最恨神制,皇權自不是神授,那又是誰授的?是自己掙來的?可是他生為皇子從未征戰沙場開疆擴土,是公民?可是公民並未授予他統治權啊?那又是誰?
公平,皇帝他自然知道公平是相對的,那麼相對的物件又是誰?是神?是皇?或是廣大百姓,可是真的可以相對億兆黎民嘛?
正義,又是誰的正義?是金絲雀相對於貓的正義,還是貓相對於金絲雀的正義?是神相對於皇,還是皇相對於人民,那麼人民又相對於誰?
他自己又是誰,他統治的又是誰,他代表的又是誰的利益,是蒼生?是貴族,又或者,只是他陳墨莫自己罷了
陳墨莫頭疼不已,也不管陳貞瓏在邊上跟他說什麼,他突然甩了甩頭覺得自己只是和陳貞瓏待了多了,有點被她扭曲的三觀帶過去了,他不停的告訴自己要保持自我,要知道自己的究極目標,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潛移默化中,他是無比的贊同陳貞瓏,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