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四車拉到廠裡了,這一車拉來你看看,品質怎麼樣。”
秦川嘴裡抱怨:“你打個電話我去廠裡看就行了嗎,幹麼拉村裡?”
李平娃在門臺上瓷腳底下泥,嘴上樂呵:“川子,這個辣椒踏辣椒麵好的很,咱大坪人每家都要一些,我順腳拉來一車。”
張春哈哈樂呵,李平娃說的什麼話?
大坪村每家都有一畝辣椒,綠辣椒最後長成紅辣椒,曬乾了踏辣子面一年吃到頭,誰稀罕小水村的紅線椒,盡是籽兒。
“春叔,這是專門做辣椒醬的辣子,不一樣嘛,你嚐嚐就知道了。”
張春不嘗,再不一樣它也就是個辣子。
,!
秦川揭開棚膜,抓了一把拿到辦公室,和一袋蘭城拉來的紅線椒做對比,咬一口嚐嚐,辣的嘻嘻哈哈。
“還真比原樣味道好,辣味悠長。”
小水村種了兩百畝這種紅線椒,籽就是從京都拉來的辣椒裡篩出來的,七月開始採摘出貨,兩百畝紅椒一天給辣椒醬廠子供貨兩萬斤,一畝地一天摘一百斤不是問題。
京都王自強收到小水地裡產的辣椒醬,滿口誇讚,說味道不錯,比原來的上了一個檔次,這樣一來,省了王總的一樁麻煩,他沒必要考慮收原料,他只負責接貨。
雙方都省時省力。
從七月開始,秦總的平安貿易不再是來料加工的食品廠,是有原料有廠房的直接生產廠子,不會再讓供貨渠道拿捏人。
六月底的時候,京都那邊種這種辣椒的農戶聯合起來,要求王總漲價。
王自強滿臉憂愁,通知秦總原料漲價了,產品成本咱倆一人攤一半。
王總雖然是好人,牽扯到他賺錢利益,他可不想白白吃虧,他想把漲價成本轉嫁在景寧秦總身上。
沒想到秦總說嚐嚐我們這邊土地上的貨,還是你王總那批貨裡的籽兒種出來的。
王自強吃完一根小水村線椒,再吃完一罐換了原料的辣椒醬,滿口誇讚,秦總,就照你的路子搞,王總收原料給秦總供貨這事兒到此結束。
平安辣椒醬的原料成本不但沒漲,一斤上面降低了兩毛錢。
傻子都能算明白,原料從京都拉一車發到蘭城,再從蘭城轉車運到土高鄉生產廠子,一毛就成了三毛五。
現在好了,從小水村用三輪車拉到廠裡,一斤兩毛錢,給小水人給的高價。
一罐辣椒醬節省兩毛錢成本,一天生產兩萬罐,四千塊就省出來了。
李平娃臉上不是高興,是很擔憂的口氣:“川子,如果咱不要王總的貨,就小水村這二百畝,一天用兩萬斤,用不到明年七月。”
小水村這二百畝紅線椒,七月坐果採摘,到十月就敗落掉了,三個多月時間的產量,出產不了能儲存到明年七月的貨。
秦川早算好了這筆賬。
“平娃哥,這不是你操心的事。”
拍拍平娃表哥肩膀,他操心的事是穩定好廠裡兩條生產線上一百人的員工,每天拉出去兩萬罐產品。
原料供貨是景寧秦總和京都王總要考慮的事,那邊的貨壓他三個月,一斤都不收,看他們是漲價還是降價。
他們有本事給別的辣椒醬生產商供貨。
秦川還真擔心那邊種辣椒農戶給別的辣椒醬廠子供貨,到了明年三月,真沒原料生產辣椒醬了。
這就要看王總你的本事。
秦川不擔心京都王總,擔心小水人在下雨天還在地裡摘紅辣椒,這就有些過分了,連雨水一塊過秤,還是一毛五一斤收貨?
李平娃說連著下三天雨,不收也不行,三天後廠裡就沒貨了,總不能停產。
二百畝紅線椒在七月開始陸陸續續泛紅,一天摘一二百斤,還沒到有十天半個月的存貨量,即便下雨天也要摘也要收。
“小川,咱大坪人以前靠天吃飯,盼著下雨,現在可好,不想讓老天下雨,你說這人咋這麼奇怪。”
張春算賬,下雨天耽擱咱大幾萬收入,我盼個錘子下雨,趕緊給我天晴。
:()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