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組織起來,組成兩個方隊,給他們手裡發了小彩旗,在操場上轉了兩圈。
這個情況在其他村肯定沒有。
李青講了十幾分鍾話,然後張春講,張春本來只講十幾句,講著講著剎不住了,又講他小時後的六一節,一窩子淚的同時被秦建文拽了一把:“行了,你往天黑說呢,還要看娃們唱歌跳舞呢。”
張春這才收住講話。
秦川坐在三叔旁邊,嘴裡嘲諷他:“春叔,你把兒童節當成憶苦思甜大會了。”
學校裡有這幾個年輕老師,孩子們的節目那是相當豐富多彩。
王莎、顧秀秀、杜小月、劉巖幾個姑娘圍住三胞胎一頓捯飭,兩個一模一樣的大寶二寶站在人前頭唱了一首“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娃哈哈啊娃哈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唱完了,一個鑽媽媽懷裡抱,一個鑽文春懷裡抱,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唱歌難道不是三胞胎一起唱?我家三寶呢?”
杜小月也一臉沮喪:“川哥,三寶睡著了,臥我房子裡去了。”
秦川嘴裡罵寶貝女兒:“我三寶關鍵時刻咋掉鏈子。”
學校裡六一節趕中午過完,各家孩子跑各家家長跟前,冰棒每人一個,麵包每人一個。
秦川和秦建文脖子上戴著紅領巾,被大家簇擁著從學校院裡出來。
遠處一輛三輪車是高村長開來的,他踮著腳尖朝人堆裡喊:“秦老闆,秦書記?”
秦川扒拉開人群到他跟前:“高支書,你是找我三叔還是找我?”
“你倆都找啊,我跑鄉上找秦書記,他們說秦書記在村裡過兒童節,我又去咱大坪村委,沒人嘛,做飯的婦人你們都在學校裡過六一兒童節。”
秦川嘴上樂呵:“有娃娃的家長們今兒都在學校過六一節呀,高支書你不過?”
“我大姑娘都嫁人了,我過什麼六一節?秦老闆,你家三胞胎不是哦才四歲嗎?”
“我三胞胎四歲開始就過六一節了。”
張春小跑過來,高支書罵他:“把你脖子上紅領巾取掉,像個啥?”
“我戴一天過六一節咋了,老高你把第一車蒜薹拉到我們大坪來了?”
高支書揭開高進洋的三輪車廂,厚被子下面蓋著一捆一捆剛抽出來的蒜薹。
張春嘴上樂呵:“喲,剛抽的蒜薹,中午炒肉片子吃一頓。”
“秦書記,秦老闆,張村長,咱就沒見過這麼好的蒜薹,我抽了一分地的,抽了有一百斤呢,一畝地可不得抽一千斤,這東西產量好的很。”
第一年種大蒜,比大拇指頭還粗的蒜苗能不好麼。
秦川抽了一根,喂嘴裡嚼半截,辛辣味裡面一股香甜。
春天二月到夏天六月,大田裡最可口的一樣蔬菜。
“高村長,抽的太早了,再長十天,再長三寸,剛好抽下來上市。”
圍過來張家的王家的一群人,揭開三輪車,滿嘴驚歎:“喲呵,蒜薹抽下來了?我們拿一把?”
張春趕他們走開:“去去去,誰家要蒜薹下午到村委來拿,一斤五毛錢,少一分都不行。”
張家的王家的罵罵咧咧,說張村長你現在眼裡只有收錢,鑽錢眼裡了。
高支書出來的早,中午這會兒趕不回去吃飯了,平安院灶房的婦人趕緊多炒了兩樣菜,秦家叔侄倆和張春招呼高村長吃這頓中午飯,順便說收蒜薹發蒜薹的事。
從六月七八號開始的一項賺錢產業。
“秦書記,遠處我沒去,我就在在景寧縣城轉了兩天,你猜怎麼著,就蒜薹貴,一斤五毛錢,誰吃的起,去年這個時候,我記得六月的蒜薹也就兩毛錢一斤,那都是最貴的菜。”
張春一臉吃驚:“一斤五毛?我的天,平菇一斤才四毛到五毛,這還是在咱景寧縣城,這要拉到蘭城、西京、京都這些地方,是不是能買上一塊錢了?”
秦建文提醒張春:“京都市場裡賣一塊,在咱這兒地頭價最高也就五毛錢。”
高支書把自己家一分地裡的蒜薹抽出來,拉到大坪村來,主要目的是讓秦老闆問一下外面市場價格。
秦建文,張春,高進洋三個人滿臉興奮,看秦川給外面接貨老闆打電話問價格。
:()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