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3章 六月二十六

王莎出門在外,牽著一根線是他兒子小丁丁,拉心扯肺,天還沒黑就回來了。

川哥對她滿臉嘲諷:“你不是不回來嗎,你不是看你爸媽去嗎?咋一轉身跑回來了?”

王莎瞪眼。

“奶一脹就想娃了,我明天抱上小噹噹去辦手續,祥哥說派兩個警察保護我們母子。”

自家媳婦兒不在身邊,川哥悄悄地一本正經問:“我看看有多脹?”

王莎愣一下,看在川哥臉上,罵一句:“不要臉!說正經事。”

王莎說的正經事讓秦川有些疑惑。

“川哥,市農業銀行哪有這麼多錢給財政局劃,要跑省裡提款,一天拉兩百萬,三天拉完,用專門的運鈔車,從蘭城拉到市裡,再從市裡拉到財政局,我就納了悶,這搞的哪一處。”

秦川也想不通這是哪一處。

“這麼麻煩?我以為走的都是賬面上的支票手續,錢不用實打實提出來跑路。”

王莎嘟著嘴,揹著身奶小丁丁,嘴上給川哥說話。

“反正挺煩的,陸書記說別嫌煩,說是為了防止出現亂七八糟人挪用這筆資金的事兒,怎麼小心都不過分。”

陸書記想把這筆錢正正經經用在修路修水利工程建設上,手續上就走的繁瑣一些。

王莎還要跑兩天。

他拿來一個附帶在胸前一綁,小噹噹掛在身上。

抱著孩子在銀行和財政局之間跑,還要跑去見市委領導,那個情景實在無法想象。

周園園說,小噹噹吃一肚子奶,小四兒就不夠吃了,餓的哇哇叫,兩個娃都不咬奶瓶,沒辦法,小噹噹只能被媽媽抱走。

幾百萬款子流程,辛苦王莎一邊奶娃一邊辦理。

緊緊張張兩天,王莎和顧秀秀早上出去晚上回來。

六月手底下這一攤子產業,到了最後收尾三天,秦川不能離開。

從六月十二號開始,收發高崖蒜薹,原計劃最多用半個月時間收完發完。

平安貿易的三十輛貨運車都在出動,大坪村的一百輛三輪車也在出動,高崖塬上的地秤跟前,土高鄉集散地上的地秤跟前,縣城雜貨集散地場子裡,從早到晚車聲不斷人聲鼎沸。

一百萬斤收購量,八十萬斤發貨量,三四十萬資金流。

景寧縣農業銀行的專業提款車三天時間跑一趟土高鄉政府財務室,一麻袋一麻袋現金扔在財務室房子裡。

王露露從早到晚神情緊張,吃飯的時候,王露露拿筷子的手都是搓十元大團結的姿勢。

給交菜農戶只能結現錢,一半人在鄉府辦公室領錢,一半人在地秤跟前的帳篷裡領錢。

土高鄉派出所的民警三個人一組,荷槍實彈,帳篷左右兩邊站了兩組。

這茬蒜薹十二天收完,大坪村大窯冷庫裡儲存了八十萬斤,用五天時間發完。

最後一車貨發完,最後一戶人的錢結掉,張春和秦建文長出一口氣,心有餘悸。

“川子,往年收棉花,消停收消停付錢,哪有趕的這麼緊張。”

張春吃飯,手裡拿筷子,大拇指雖然不是搓錢的姿勢,但也是微微抖動。

滿腦子想著一沓一沓錢,都是一萬塊。

往年收高崖棉花,農戶摘兩天棉交一次貨,棉花不怕太陽曬蔫,不用趕著早晚發也是同一時間早晚收。

路晶坐在計算機前,十二天的收發貨量調出來,資金流也調出來,用手抄在一張紙上,這張紙放進旁邊的印表機裡,嚓嚓嚓列印出來一份,列印件遞給川哥看。

有了這臺印表機,就不用盯著電腦重複抄一遍一模一樣的數字。

印表機是六月初裝好的,還不是連線計算機直接列印的機子,手抄下來再列印出來多份,這樣的操作已經省下了財務員們的大量時間。

王莎和顧秀秀才有時間開著車子跑外面銀行辦理對接業務。

秦川看收蒜薹資料,一目瞭然,看完了再遞給張春。

“哦?一畝地有一千兩百斤,產量這麼高的嗎?”

“春叔,說是一萬畝,肯定比一萬畝多了,具體資料保證超過一千兩百畝。”

“川子,這片土地說是一千三百多戶人的地,其實是八百多戶人的土地,多一半人家是十畝到十五畝,你看,種蒜家戶要三輪車只有八百三十戶。”

秦川知道這個情況,高崖村的有些人家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地,但在他們村的另一面有地,蒜薹要拉過來,最好能開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