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黑色桑塔納轎車開進大坪村,停在村委門口。 張春嚇一跳,原來的縣委書記李向前來了? 從車裡出來的是蘭城張得芳張得美姐妹倆。 粉紅豔麗,光彩照人,耀的農村人眼睛睜不開。 張春趕緊迎上去。 他這幾天學川侄兒的小車,已經學的很順手。 開小車在村道里忽來忽去,他覺得自己比新任周書記還牛。 有了這種心態,看見蘭城兩個女老闆,張春心裡沒一點膽怯。 看自己開的車跟她倆的車並在一起,除了眼色稍有深淺,張春覺得自己現在跟張得芳姐妹倆平起平坐。 “芳總美總,稀客稀客,快請進屋,川子說了,摘棉花拉棉花這段時間,你倆肯定要來視察一趟,有一半棉花要你倆拉走,得拉一個月。” 張得芳很驚訝,大坪村人跟以前已經大不一樣,招呼外面客商已經沒有了膽怯,沒有手忙腳亂,沒有卑微。 張春身心自然,遊刃有餘。 這是小川帶領他們搞產業致富,給他們最好的收入,給他們的尊嚴。 進了屋坐椅子上,張得芳嘴上樂呵:“我聽說你們村建平安貿易辦公點總部,你的村委辦公房也就搬過去了?” 全西北地區最富有的張村長,是時候換辦公房了。 還在這一排泥坯房子裡辦公,有些說不過去了。 “呵呵,芳總美總,喝茶,是湖裡的水,沒有鹹苦,好著呢。” 以前的大坪村吃水是兩百米地下水,有一股苦鹹味兒,拿出來招呼客人都不好意思,讓張春自卑的不行。 現在氣長長的給她們泡茶喝。 川子安頓了,張得芳一個人來跟前,就叫張總,如果是他們姐妹倆個來就叫芳總美總。 “你倆主要來看高崖塬上的棉花?”張春笑著問。 “看一趟棉花,拍些照片,算一下能拉多少斤,小川說有一半土地上的棉比去年產量低,我看看,搞清楚是什麼原因,看看能不能有解決辦法。” 她倆看見小川的黑色桑塔納車子在門口停著,以為小川在村委這兒。 “川子在鄉上番茄廠,今天給工人們發九月份工資,過一會兒就下來了,剛好吃中午飯的點,我給園園安頓。” 張春拿起桌子上座機,給秦川家裡撥過去。 “喂,園園,蘭城的芳總和美總來村裡了,你去叫你春嬸幫你手底下做飯,我們過一會兒到你那兒。” 掛了電話,張春呵呵笑:“小川說他上次去蘭城跟你談生意,沒見美總,這會兒咋回來了?” 張得美臉上樂呵:“我在蘭城的時候他不去,他去的時候我不在。” 張春心裡想的一個意思嘴裡差點說出來,大家說你倆是我們小川在蘭城的小情人,一個月見一次,大家都是瞎說開玩笑的吧? 這麼想的時候,張春嘴上樂呵。 美子問:“張村長你笑我啥?” “沒啥,我給你倆看棉花收成資料,我也算賬呢,我就算小川在這茬收入上能賺多少錢。” “算清楚了沒?”張得美笑著問。 “我哪能算清楚,是王莎李漫幫我算的,兩個好姑娘,可惜還單身,老纏在小川跟前可不行。” 記賬本子給張得芳遞過去看。 一畝棉花產三百斤,三萬畝是九百萬斤,每天十輛車拉,要拉四十多天。 政府控制價,還是兩塊錢地頭收,三塊錢給棉紡廠交貨,給美芳交貨。 張得美提醒張村長:“你不能對其他人說秦總在棉花上賺錢,只能說賺運費。” 張春捂了一下嘴,趕緊解釋:“是不能亂說,你倆是他的棉紡合作商,什麼情況一清二楚,我才這樣說的。” 芳姐嘴角一笑,沒多做解釋。 “聽川子說你們要拉走一半?”張春又問。 “對,拉走一半,他答應我們的,張村長,你剛才說沒有去年的棉花好是什麼意思?” 三萬畝地上,有兩萬畝沒有去年的長勢好,這個情況張春給她倆解釋清楚。 去年的棉花好,是因為有一場冬雪,翻過年的春秋幾場好雨下到了時間上,到了十月,棉花開的又大又花,一扯一把,摘的人喜笑顏開。 今年就不一樣了,沒上噴灌的兩萬畝地裡棉苗矮,棉桃小,七月八月有一段時間沒下過透雨,肯定減產。 說是按三百斤算,其實那兩萬畝沒有三百斤,是跟高崖村跟前這一萬畝平均下來的。 “小川說有一萬畝壓了噴灌,緩解了七月八月的旱情,跟去年比差不多。”張得芳不太確定的口氣。 “對呀,有一萬畝去年冬天鋪了管子壓了噴灌,這才保證不缺水,可其他兩萬畝一眼看出來有欠缺。 這茬棉花收掉,秦書記說再投資 五十萬,塬上的沙地一溜全壓過去,明年種棉花就不怕天旱。” 張得美點頭:“我沒猜錯的話,這五十萬鋪管道的錢是秦總掏的?” 張春皺眉,給張家姐妹倆實話實說。 “麻煩就在這兒,如果都是咱小川投的錢,種西瓜還是種棉花還是種糧食,是不是就是咱小川說了算,可上面領導不樂意,說私人老闆干涉農戶種莊稼,這個情況不好。”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