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棉花的補充手續有十幾頁,都要負責人簽字認可。 “這麼多?沒必要吧豔姐?” “就是怕出事才補充的,這是棉花收購,不是衣服,怎麼小心都不過分。” 賺錢事業,怎麼小心都不過分,這是秦川給李豔灌輸的思想。 李豔遞過來這沓手續的手微微抖,再提醒一句:“你認真看一遍,我爸說這個不敢馬虎,你看還有哪裡不合適。” 這次秦川好好看,真不馬虎。 每天收60噸棉,一共1500噸,跟預計的時間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收完。 每噸賺2000塊差價。 從鄉供銷社到縣供銷社,再到縣工商局,又到縣委輕工委,再到縣府一把手,都有證明都有簽字。 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證明都開出來,有必要簽字的人沒必要簽字的人都簽上去。 蓋了二十幾個章。 平安貿易公司,大坪農業合作社,頭頂戴十幾層公家帽子。 李豔是李書記親女兒,這些帽子才能戴頭上。 看上去這一圈轉圓通了。 為了賺一斤棉花一塊錢的差價。 打了一個極危險的擦邊球。 六百萬棉花收購款,從李豔手裡撥出去三百萬,從蘭城美芳手裡撥出去三百萬,過景寧縣財政稽核,再撥到縣供銷社,再拉去土高鄉供銷社,最後到一萬畝棉花田農戶手裡。 資金流的彎子相當複雜。 沒有一張白條打出去。 景寧縣十里屯的蔬菜生產基地,大灣養殖基地,加上更多散戶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下,先收貨再打白條,翻過年三月份結賬,結不清的三年五年欠著。 土高鄉財務上七個眼八個窟窿,就是打白條打出來的。 這一茬棉花每一家每一斤都是現金支付。 給秦老闆交貨,不打白條的風聲從土高鄉一路散播出去。 高村長給秦書記彙報的資料很明顯,這一茬棉花收入,最多一戶種了五十畝,一萬五千斤棉花賣了三萬塊。 五十畝旱沙地上,今年有三萬塊收入,是這家農戶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收這批棉花,一道手續銜接不上,被市裡查被省裡查,平安貿易就得關門歇業,負責人判個十年八年都是輕的。 這兩天李豔補手續算資料,嚇的腿腳顫抖。 他覺得老大膽子太大了。 別人絕對不會想到,這一千五百噸棉花裡,私人老闆能賺三百萬差價。 賺這筆錢之前,平安貿易真金白銀先掏出去了三百萬。 賺回來的這筆差價,不是以三百萬現金擺在櫃面上,存在儲蓄銀行。 這筆錢還在一千五百噸棉花裡,景寧棉紡廠分一半,蘭城美芳紡紗廠分一半。 一塊錢的棉花變成三塊錢的景寧棉布,三塊錢的棉布換成十塊錢的成衣。 大手筆大生意。 “豔姐,怕什麼,天塌下來我頂著,賬面上手續補充的比較完整,只要李書記穩坐縣委書記,只要我三叔穩坐鄉府書記,這筆生意咱穩賺。” 李豔吐一口氣,老大這個意思相當安慰人,但當姐的心裡還是很擔心。 “萬一我爸坐不穩縣委書記呢,萬一你三叔坐不穩土高鄉書記呢?” 豔姐擔心的有道理,因為陸市長被排擠掉了。 “豔姐,只要我還在你眼前,李書記和秦書記就沒事。” 李豔點頭認可這個意思。 “小川,土高鄉種棉花的這些村有了這一筆收入,有了好日子,讓老百姓有好日子過成了犯錯?” “豔姐,你能這麼想就對了,該吃吃該喝喝,好好懷娃生我小外甥,再不要提心吊膽,什麼事兒都沒有。” 八五年開始,糧棉取消統購統銷政策,市場放開了一個小口,這個小口就看誰有本事能鑽進去退出來。 李豔緊張恐慌的心放鬆了大半。 “這一萬畝沙地種西瓜,比棉花收入好許多吧?” 李豔的意思,土高鄉這片土地上,明年春天是不是要種西瓜? “豔姐,不是你想的那樣。” 秦川給李豔解釋一番。 大坪村種了五百畝西瓜,半個月賣完,看上去比棉花收入好,但大面積拉開,真要種一萬畝西瓜,那就是麻煩。 運能跟不上,市場不寬展,拉西瓜的時間戰線一拉長,後面十幾天就完蛋了。 李豔能聽明白,臉上一笑:“明年還種一萬畝棉?” “原來的這一萬畝不能種棉花了,要換茬,今年就挖這一把,今年冬天沒有那麼好的冬雪。” 看豔姐這兩天緊張,有些憔悴,秦川提起王莎。 “豔姐,王莎不在你身邊打下手,你要操心多了,你放心,過不了多久她就回來了。” 李豔解釋說王莎紮在銅城更好,粉條廠、銅城商城、銅城四合院、這些地方的賬務每個月都要跑去一趟銜接簽字,王莎剛好是銅城市範圍的業務負責人。 說到王莎,他倆心裡的一層擔憂都不說破,相互看一眼。 高局說的對,來西城越早進去越好,王莎是個好姑娘,不能真在來西城手裡出事。 李豔安慰人的語氣:“老大你放心,王莎是個很聰明的姑娘,這幾天過來,來西城對她沒動手動腳,昨天來來西城要帶她去南省,王莎拒絕的很有水平,這是她的本事。” 秦川猛然意識到,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