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2章 紡織路街道肉鋪

秦家白事過完,李家紅事過完,大坪村每天宰兩頭豬的日子還在繼續。 張旺殺豬的手法已經相當熟練,他認為在外十里八村中,已經沒人能比得了他。 沒有哪個村子每天宰兩頭豬拉出去。 這件事比大坪村每天拉出去十車西瓜還令人羨慕。 兩頭豬肉拉到景寧縣紡織路街道大坪村平安農家肉鋪。 棉紡廠外面新街鋪,“平安農家豬肉”的牌匾掛上去,給棉紡廠職工每天供應四百斤新鮮豬肉。 開張鞭炮響過後,人擠人擠不進去。 不要票,五花肉一斤兩塊,腿肉一斤兩塊二,李豔招好了一對中年婦人站在櫃檯後面,刀起刀落忙個不停。 縣委書記女兒招人看肉鋪,這對夫婦相當賣力。 男的一天工錢十塊,女的八塊。 秦川帶著他們兩口子熟悉業務熟悉了一天,他倆第二天招呼顧客已經沒有問題,第三天已經相當熟練。 買豬肉的顧客順便進旁邊的雜貨鋪買油鹽醬醋,再順腳進菜鋪買菜。 這三家鋪子連在一起,同一天開張,連著三天,從早上到中午人擠人,中午時間,兩頭豬肉賣完售罄,顧客們找店主麻煩,平安農家豬肉能不能賣到天黑? 賣到天黑就得五百斤。 那是不可能,大坪村豬圈裡只有有一百六十頭豬,一天穩當出兩頭,八十天就出完了,後面的豬仔長得慢,接不上,李光燦的收羊收豬團隊要跑十里八村滿街轉。 說是農家豬肉,那肯定是在農村出的豬,大灣養殖場裡的豬一個都不要。 三天後,吃肉的人吃明白了貴五毛錢的原因。 八十年代,個體戶開肉鋪絕對大賺一筆。 秦川在肉鋪子裡忙了三個早上,交接好這一攤事。 在工商局辦賣肉經營手續,背書條款裡有一個意思是每天穩定供應四百斤,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秦川拿這個條款看了半天,一時半會沒明白這個規定要幹什麼。 養三隻鴨子是正常情況,養三十隻鴨子就長了資本主義尾巴的感覺。 這年頭,“資本主義尾巴”這個意識還在某些領域吊著甩不掉。 秦川儘可能習慣景寧縣城一些奇葩規定奇葩證明。 搞經濟搞發展,摸著石頭過河,能理解。 很明顯,沒有李書記在上面,沒有李豔在前面,秦川再有本事,景寧縣城開不起來一家賣農家肉的私人鋪子。 手續上掛在大坪村特色農業合作社。 這個名頭是個筐子,秦川能打擦邊球,一些產業能往裡面裝。 來查呀,是集體經濟,想割沒那麼容易。 村裡搞養殖,形式上看是集體產業,肉拉出去賣了,給提供苞谷的家戶算清賬,再給他們一些下水心肺什麼的哄一下。 平均下來,除過苞谷錢,村裡餵豬的兩個婦人工錢,張旺殺豬的工錢,店裡中年兩口子的工錢,一隻豬賣完,秦川賺三十塊,兩頭豬一天賺六十塊。 這讓李豔很不理解。 “頭兒,賣一頭豬,你才賺三十塊,你何必費心思花在這個上面?” 豔姐有這個疑惑很正常。 “豔姐,我搞養豬,現在賺三十,半年後賺一千,兩年後賺一萬,三年後賺十萬,不是我賺錢,我們西瓜地有肥料,大坪人有放心肉吃,景寧人有放心肉吃,平安農家肉這個品牌要一步一步打出去,豬肉也好,米麵也好,在我手裡,絕對不會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重生一回,做最好的食品產業是他的信念。 吃穿住行,吃排在第一位,不敢有一點馬虎。 大坪豬肉只喂糧食和草末,長得慢,肉質好,長期穩定供應。 平安肉鋪是個供應中轉點,跟去年的園園菜鋪是一樣的經營模式,一年後,給各區各街道送菜,給各鄉鎮送菜,給銅城農貿市場送菜。 這一提示,李豔聽明白了。 有長遠眼光的還是自己領頭人。 第三天中午,路過張旺家門口,聽見他們院子裡吵嘴聲。 秦川皺眉頭,張旺叔每天殺兩頭豬,從下午到傍晚就收拾掉了,秦川每天給他開十塊錢,給他領的三個幫手開五塊錢,他老婆吵他什麼? 摩托車從他家大門口過,裡面人聽見車子聲音,吵架聲停了。 摩托車又騎了出去,騎遠一截停路邊,秦川折回張旺家大門口,輕手輕腳進他家院裡。 兩個人還在吵。 婦人抱怨:“你每天提回來兩個豬尾巴,你小心你自己長豬尾巴。” 秦川馬上明白怎麼回事。 張旺叔每天殺兩頭豬,跟過年一樣,兩個豬尾巴提回家讓他老婆給一家人燉了吃肉。 吃一天兩天沒啥,吃到第三天,他老婆有了怨言,下午這會兒,兩口子吵架開了。 “你這個婦人不知道好歹,川子給我一天開十塊錢,兩個豬尾巴還讓我拿回家,你不想吃了我不拿就是了,你跟我吵什麼,豬腿不可能拿回來,人家要拉在鋪子裡買,辦了手續的,每天穩定供應四百斤肉,不能多不能少,我哪能扛一個豬腿回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