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都督還是得趕緊去救火。
很顯然征服李琿之後,野豬皮也多多少少有些膨脹了,坐擁十萬大軍的他重新惦記起了遼東。
這也很正常。
畢竟貧窮的朝鮮油水有限,尤其是他得到的還是朝鮮最窮部分,雖然可以『逼』著李琿貢獻糧食,但問題是這時候朝鮮糧食主產地在李倧手中,北方多數地方更是十室九空。
想種地都沒人啊。
而他那裡這幾年也遭災。
小冰河期已經真正降臨,前年冬天連江浙都下大雪,大前年甚至連廣州都下過雪,而東北作為本身就嚴寒的地方,怎麼可能不受影響,雖然本身就冷所以感覺不明顯,但無論農作物還是草木,全都在悄然發生改變。熱量不足糧食產量就在不斷下降,比往年更冷的冬天讓更多牲畜病死,乾旱已經越來越嚴重,草原上的草比往年更稀疏,森林裡各種堅果也在減少,餓死的動物也在不斷增加……
大自然對氣候的反應比人類更敏銳。
而大自然的反應立刻就會讓人類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饑荒就這樣悄然降臨。
整個關外到處都是饑荒。
但大明控制區有足夠的輸血,每年六百萬兩投入遼東戰場,無數的糧食運往遼東戰場,氣候變化對那裡的影響,直接被強大的後方補血抵消。
剩下的葉赫部有銀礦。
今年到目前為止,陳於階已經提煉出價值超過三十萬兩的金銀,遼東米價的確最高達到五兩,但粟價還在三兩,楊信從天津運過去的魚罐頭和地瓜粉皮粉條之類也不貴,而且陳於階在開原一帶已經開始大量種高粱,這種抗旱的糧食作物非常適合目前的氣候。
有銀子買就是了。
金臺吉不但可以用採購的糧食補充葉赫部食物的不足,甚至還能用它支援內喀爾喀各部。
後者有他的支援,有天啟發的工資和楊信的貿易,同樣也在饑荒中維持著相對正常的生活,尤其是楊信還給他們發貸款,這是楊都督出於友誼,為了幫助蒙古兄弟渡過饑荒而採取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內喀爾喀系統的蒙古各部可以從他的守誠錢莊貸款買糧。
什麼附加條件?
沒有附加條件,楊都督怎麼可能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
不但沒有附加條件,而且楊都督還派人去他們那裡探礦,看看是不是和金臺吉那裡一樣能找到銀礦。
不過暫時還沒找到。
倒是那些採礦的為了不增加蒙古兄弟的負擔,也開始在他們的牧區墾荒種植大豆高粱,炒花這些人的牧區就是現代遼河西岸的農業區,這些地方本來三百年後就是遍地大豆高粱。哪怕氣候寒冷點,這些探礦隊墾荒種田也一樣能獲得足夠的收穫,畢竟那些牧區畜力廉價,租用牧民的牛就行。
至於墾荒……
不對,是探礦隊的成員則是在關內招募的貧民。
尤其是楊都督指定從陝北招募,就這樣大明式的闖關東悄然拉開了序幕。
遼西也比陝北強。
遼西只是冷,不過也比陝北冷不出多少。
但遼西比陝北更溼潤啊。
總之陝北那個地方是楊都督心腹大患,除了搞石油貿易同時增加糧食的輸血之外,還得儘量把人往外遷移,畢竟接下來那裡的大旱是毀滅『性』,完全超出人力能解決的範圍,就衝歷史上的記載,估計給他們一家發一臺柴油抽水機都不管用。
但遼西不一樣。
這地方有足夠的灌溉水源。
總之東北這片土地上,各方勢力都在氣候劇變中以各自方式生存,就連林丹汗都依靠互市,甚至賣萌得到一些賞賜,而東土默特則因為楊都督家的商號發現金礦,也在憧憬未來的好日子,但野豬皮肯定不能賣萌,他想在這劇變的氣候中生存,就只能靠手中的弓箭了。
楊都督原本還沒急於離開廣東,畢竟在他看來高第應該有能力解決。
但僅僅半個月後他就不得不離開。
蓋州被攻陷。
野豬皮攻陷海州後立刻留下一部堅守,然後南下猛攻蓋州,高第調集祖大壽等部南下反攻海州,甚至親自跑到海州督戰,但哪怕用紅夷大炮轟開海州,卻依舊在野豬皮回師的突襲中野戰失敗。因為祖大壽部沒擋住代善,甚至他那支被高第寄予厚望的精銳還潰逃,以他為側翼的陳策部川軍陣型被攻破損失慘重,副將秦邦屏戰死,如果不是已經成為高第中軍遊擊的張神武血戰保護,連高第都差一點被代善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