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山腳是九斤炮,而且為了抵禦城牆上的炮火,每一重外面都有護堤,最上面是重炮堡,後面是一圈夯土城牆……
主要是防止民夫逃跑的。
駐守在這裡的也是大同軍裡面最忠心的部隊。
實際上總共一個軍,相當於他的中軍近衛軍,加上各層的炮兵,實際雨花臺上總兵力一萬五,這支近衛軍裡面多數都是從起兵就跟著他和許都的,其中軍官基本上都是參加過伏擊楊寰的,堪稱整個大同軍的最核心力量。這樣的軍隊不會用於攻城的消耗,就是作為中軍的最強力量,用於鎮壓整個戰場的,說到底張名振自己對大同軍也不是很有信心,新式的戰術並不能改變這支軍隊還是混飯吃的事實。
他也怕士兵會倒戈。
楊信最可怕的不是那恐怖的戰鬥力,而是那種蠱『惑』人心的妖術。
士紳們並不怕和他打,但就怕打起來的時候,自己的手下倒戈,這些年楊信所向無敵,絕大多數都不是士紳打不過他,而是一打仗手下就倒戈。
好在這支近衛軍還值得信賴。
而且這支精銳軍團手中不但有萬斤巨炮,還有數以百計的重炮,囤積了無數彈『藥』,短時間內吃喝也不會缺乏,完全可以做一定時間的堅守。
或者說負隅頑抗。
然後……
沒有然後了。
仗打成這樣,張名振也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讓他弟弟護送商周祚等人離開,就是讓他逃生的,而他則準備帶領這支軍團在這裡戰鬥到最後,也算對得起江南士紳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看著前方洶湧而來的前部下們,他一臉豪邁地慨然長嘆。
這時候他的近衛軍已經開始向這些倒戈計程車兵開火,甚至腳下炮堡裡面的萬斤巨炮的炮口也開始下壓,不過它們沒什麼用,因為這些巨炮設計中就沒考慮過向雨花臺腳下『射』擊,甚至它們連炮位都是固定在鋼筋水泥和鑄鐵的底座上。倒是第二重炮位上那些十八斤炮效果明顯,呼嘯著落在倒戈士兵中的炮彈不斷帶起一片片血肉飛濺。
而在他身旁是那些輕型野戰炮,在女牆的保護中同樣不斷向下『射』擊。
但同樣也在承受著炮彈的轟擊……
來自城牆上的炮彈,聚寶門上一個個沙袋堆起的炮堡內,那些十八斤重炮不斷將炮彈『射』向這邊,哪怕距離遠沒什麼威力,但依靠著重量仍舊足以擊毀他前面的女牆。但最狠的還是臼炮開花彈,這些臼炮隱藏在南京城牆後,依靠著高拋彈道同樣能輕鬆打到雨花臺上,甚至因為引信設定問題,不少炮彈直接在他們頭頂就炸開。
雙方之間的戰鬥迅速變得激烈。
但依靠著數量優勢,再加上部分炮兵的倒戈,倒戈的大同軍依然迅速淹沒了最下面的九斤炮陣地,在短暫的冷兵器廝殺,解決了少數抵抗計程車兵後,迅速在那些壕溝連線的下沉式炮位上調轉炮口,向著頭頂的堡壘轟擊,甚至有些英勇地直接向上衝擊,不過緊接著就被上面的密集火力打倒。
不過這裡並不是他們主要的進攻方向。
雨花臺上的重炮都在正面,兩側和後方沒有,而且也不可能調轉向其他方向攻擊,熟悉這一切的倒戈士兵們,當然不會傻到衝擊正面那座堅固的堡壘,絕大多數士兵都直接分向兩旁,準備從兩側甚至後方進攻。
尤其是後方。
那裡是整個雨花臺堡壘群的後門,一條大路從那裡直通溧水。
不過這些士兵的進軍並不順利,因為後面還有一些不甘心失敗的大同軍將領,正帶著親信在和那些倒戈士兵混戰。
當然,主要是為了逃跑。
整個雨花臺周圍實際上已經打得『亂』了,畢竟這也是十萬大軍,而這一切又發生的太快,甚至還有部分大同軍士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而且還有不少既不想倒戈也不想戰鬥的在逃跑。雨花臺上最忠心的大同軍堅守陣地阻擋倒戈士兵的進攻,外圍一片混『亂』中那些試圖挽回敗局的大同軍將領,帶著少量親信和原本的部下混戰,還有純粹是在逃跑的。
可以說南京城外這片冬日的曠野上到處都是廝殺,到處都是瀰漫的硝煙。
雨花臺就像一座洶湧波濤中的孤島,在瀰漫的硝煙中漂浮著,在喊殺聲中搖晃著,真正的搖晃,那些萬斤巨炮的每一次開火,都能讓這座小山頭髮生輕微的顫動,更別說還有不停落下的開花彈。
“親兵營,跟我來!”
看著正在從兩旁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