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章 同行是冤家

一群人正在往裡走。

領頭的男人四十來歲,很胖,穿著條紋西裝,看上去像只排球般,幾乎要滾來滾去了。

他是密斯朱的大哥。

“這是什麼人?”見兄長領著幾個人往裡走,密斯朱問。

她打量這群人,其中一位六旬老者,身後跟著兩名二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其中一個揹著只古樸、誇大的行醫箱。

“這是馬老先生,我從武漢請過來的。”朱家大老爺說,“馬老先生是做過御醫,他的醫術精湛,請他給老太太瞧瞧。”

御醫?

顧輕舟也看了眼此人。

能在太醫院任職的,醫術肯定是極佳,涵養也極好,只是這位馬老先生,吹鬍子瞪眼的,好似孤傲得很。

“哦。”密斯朱反而有點尷尬。

怎麼辦,她還請了顧輕舟。

難道兩醫同時看嗎?

別說重視規矩和傳統的中醫,就是西醫,也挺忌諱自己的病人去找其他醫生吧?

早知道大哥請了馬老先生,密斯朱就明天再去請顧輕舟了。

“這是你的學生?”朱家大老爺也瞧見了顧輕舟,問密斯朱,只當顧輕舟是來探病的。

“她就是陳太太說過的那位顧小姐。”密斯朱直言道。

“那位神醫?”朱大老爺訝異,轉頭細細打量顧輕舟。

顧輕舟不知道,她在嶽城的上流社會,其實已經很有名氣了。

稍微打聽都知道,督軍府未來的少奶奶是位神醫,不過醫術的真假,就眾說紛紜了。

旁邊有個人笑出聲:“神醫?”

忍俊不禁的,是幫馬老先生背行醫箱的年輕人,約莫二十六七歲,跟著馬老先生學習中醫數年。

到現在為止,這位年輕人還摸不準脈,他知道中醫很難,沒有十年八載不能出師,可這位女孩子不過十六七歲,居然被人稱為神醫!

都說南邊世道變了,尤其是嶽城,燈紅酒綠很是奢靡。

可沒想到,嶽城變得如此可笑,將一個奶娃娃奉為神醫。

瘋了吧這位朱大老爺?

“對,顧小姐的醫術不錯,回頭可以向馬老先生請教一二。”朱大老爺笑著打圓場。

這會兒,朱大老爺也挺尷尬的,怎麼一下子請了兩名中醫來?

怎麼解釋?

是他們不信任馬老先生,還是不信任顧小姐?

朱大老爺猜的不錯,馬老先生的確是惱了。

“不敢當啊,老朽十歲學醫,苦學二十年,三十歲才敢出師;而後行醫三十年,在太醫院供職十五年,從來不敢自稱神醫,今天是開了眼界了。”馬老先生靜靜道。

他聲音很平靜,語氣卻句句帶刺,諷刺顧輕舟的同時,又諷刺朱大老爺。

將一個奶娃娃稱為神醫,你們是眼瞎心盲了吧?

顧輕舟則沒想那麼多。

她是來治病的。

既然對方請了御醫,老太太的痢疾,自然能痊癒。

顧輕舟始終遵從師門規矩,尊敬同行的長者。

兩醫同請,在古代並不是忌諱的事。在古代,醫者乃是醫匠,市農工商裡,勉強算“工”,地位低下。

大戶人家請醫,每次都是一口氣請七八名大夫,讓他們“辯症”,誰的辯詞得到了病家的認可,誰就可以出手整治。

所以,辯症是學醫人必須學會的手段,顧輕舟的師父曾單獨教過她。

只是到了今天,中醫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留下來的人不多,名家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西醫無法治癒的病痛,病家會轉而求中醫。

這求的不是治病,而是最後救命的希望。從而這十幾年來,很多的老中醫傲氣,絕不容許其他中醫和自己出現在同一個醫案裡。

他們再也不接受“辯症”這一幾千年的傳統了,因為這一傳統,對醫者充滿了輕視。

“朱小姐,要不我先回去吧。”顧輕舟敬重前輩,更不想因為兩醫同請而不愉快,影響朱老太太治病。

所以,聽到了馬老先生的諷刺,顧輕舟主動避開。

她這點敬意和仁慈,並未得到馬老先生和他徒弟們的理解。

“不戰而退?”馬老先生的徒弟笑道,“這位小妹妹,你平時是怎麼招搖撞騙的,怎麼今天見到了我師父,就嚇得要躲開?”

朱大老爺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位年輕人,你得罪了軍政府的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