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單幹之後,你何去何從?你還是需要市場,需要資源。
只有大陸有這個體量,整合華語電影資源,並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對抗陣地。”
“恕我直言,你的《天下無賊》拿到1.4億票房,但對大陸的人口來講,你口中的市場並沒有說服力。”一人道。
“1969年,香港票房冠軍131萬。79年是786萬,80年首次破千萬,是《師弟出馬》。
82年《最佳拍檔》首破兩千萬,85年《福星高照》破三千方,90年《賭聖》破4千萬……到95年《紅番區》,5691萬,打破本土票房紀錄。
之後逐年下滑。”
許非做了充足準備,資料張口就來:“這是一條很明顯的拋物線,從起步階段慢慢提升,到頂點,又盛極而衰。
諸位心知肚明,此乃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大陸也如此,從1994年才開始有規則的票房統計,相當於你們的起步階段。
去年剛剛施行了院線制,首批30條院線,1581塊銀幕,第一部試水片《天下無賊》,兩天3200萬票房!兩週9000萬!
而今年到現在,不斷有影院加盟,已經達到了1680塊銀幕。江志強先生,他在大陸的影院就在我的院線裡。
由此可見,大陸絕對是一個強大的市場,擁有無窮潛力。
你們研究香港電影,客觀真實;研究大陸電影,就別如此雙標。
雙標,我解釋一下,自己能做,別人不能做。
這位先生,我的說服力還充分麼?”
“……”
對方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舒琪卻對這個人充滿好奇。
以往兩地交流,大陸人員都很客氣,頭一次見到這麼有攻擊性的。而且他不經意間透露出很多事情,比如江志強加盟了他的院線。
“許先生,聽說《十月圍城》也是你投拍的?”舒琪問。
“對,我和中影集團做了一個發展計劃,五年內至少拍五部優質的、投資較大的商業片。《天下無賊》是第一部,投資6千萬;《十月圍城》第二部,投資1個億。
我這次來除了參加活動,也是為第三部做準備工作。”
“第三部?”
“張藝某執導的武俠片,計劃投資2個億。”
嗡嗡嗡!
聽聞數字,小打小鬧慣了的香港影人不淡定,結果對方又道:“此外,我們還跟陽光合作了一部針對海外市場的作品,大家可能有聽聞,四地聯合,投資也是2個億。”
“……”
在場人聽得七葷八素,末了後知後覺,再看向臺上:我丟!這是個大水喉啊!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