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幸福的。”
“……”
李沐記錄了滿滿一頁,道:“好了,其實很簡單,一個是從頭苦到尾,就是讓觀眾哭。一個是苦盡甘來,幸福美滿。
大家說說吧。”
“不一定非得苦情戲才能讓觀眾哭,人的那種堅強勇敢,一樣可以產生共鳴。”
“我堅信善惡有報,王家不是東西,最後卻兒女雙全。劉慧芳善良一輩子,最後啥也沒得到。這種劇播了,就算老百姓愛看,我也怕文藝界戳我們脊樑骨。”
“我覺得前人經驗最可靠,《一剪梅》已經證明了觀眾喜好,沒必要冒險。”
“不是要開大會麼,要不跟同行一塊討論討論?”
“瞎傑寶扯,自己的本子給別人看?”
“好了,表決一下吧,從頭苦到尾的舉手。”
一小半。
“苦盡甘來的舉手。”
也是一小半,但明顯多幾個,剩下的棄權。
“好,劇本大方向確定。小明、小許,你們倆儘快溝通,拿個完整的出來。然後《渴望》的主創成員,我先說一下。
“製片主任,於普。”
不出意外,於普是中心的第一製片,主任。
“導演,我提議魯老師擔任。”
“同意!”
“同意!”
“編劇,就是你們倆署名。老鄭做監製,攝影畢建華帶一組……具體的再做安排。”
在現實中,《渴望》的籌備非常倉促。
剛寫了幾集就開拍,拍到一半,劇本跟不上。導演魯小威只得暫放拍攝,跟李小明一塊搞劇本。
一邊寫一邊拍,那代拍的是誰呢?
趙寶鋼。
他自己提出條件,我不掛名,不拿酬勞,給我這機會就行。最後他拍了三十集,《渴望》領獎時所有人都去了,他沒掛名,沒有份。
自己弄的特悲情。
不過能力得到認可,此後正式走上導演道路。
而由於籌備工作不到位,進度緩慢,《渴望》足足拖了十個月才殺青。一部室內劇,十個月啊,慘無人道。
許老師掛編劇名,正合心意,將來電視劇成功,有自己的功勞還不用太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