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對此也僅僅是點了點頭,他對這個問題肯定沒有楊信的感受。
這些人是硬骨頭,僅此而已,硬骨頭的確比軟骨頭強,作為一個皇帝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大臣骨頭硬一些。
總之史可法案就此了結,緊接著他被按照大明律判決,然後天啟以聖旨赦免,但刑部尚書喬允升撤職,換上了九千歲的親信崔呈秀,就連李養正也被撤職,換上了同樣九千歲的親信李夔龍。
至此刑部被閹黨控制。
實際上這時候九千歲仍舊不能說完全控制朝堂。
兵部尚書他動不了。
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而且還是天啟老師,也是北直隸文官首領,因為會做蛋糕,同樣得到九邊將領的支援,他這個人雖然長得看似粗豪,但卻極其精明,而且非常懂官場的玩法。尤其是在做蛋糕上,當兵部尚書這些年,修包括山海關在內的長城,在遼東支援修稜堡,支援換新武器,總之一句話,不怕花錢,就搞大工程,上上下下全都有錢撈。
雖然花錢如流水,但也的的確確讓大明的邊防體系煥然一新。
甚至楊信都滿意。
雖然他花錢的確多,但這時候遼東的確遍地稜堡,每一座稜堡都耗資不菲同樣也讓上上下下撈的盆滿缽滿。
而且他也從來沒有因為陣營問題忘了楊信,這些年楊信報賬的兵部部分從來不拖欠。
那麼孫承宗這樣的兵部尚書,當然受所有將領歡迎,誰不喜歡一個會做蛋糕的呢?反正大明朝廷稅收總是要花出去的,三大殿省下幾百萬,海關一年多收近百萬,九千歲的稅監每年還有一百多萬,昭義市每年就能給天啟增加一百多萬。這還不算其他那些新稅種增加的,大明皇帝和朝廷加起來每年比過去增加超過五百萬,但戰爭開支卻在下降,畢竟野豬皮已經轉往朝鮮。
這麼多銀子不花出去,難道讓天啟藏進自己小金庫?
孫承宗這樣的散財童子誰不喜歡?
工部尚書徐光啟也一樣。
九千歲也動不了他,因為他在皇帝身邊越來越受歡迎,可以說六部尚書裡面唯一一個能隨時去見皇帝的就徐光啟。
也不光六部尚書。
算上內閣的大學士,都察院的都御史,各寺卿,他也是唯一一個隨時可以去見皇帝陛下,甚至不需要通稟直接進乾清門的,九千歲當然不可能動這樣的人。再說他和徐光啟之間也沒有衝突,閹黨的確惦記徐光啟控制的工部採購權,可惦記也沒用,人家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那些閹黨都沒有他那樣隨便見皇帝的權力。
九千歲目前能控制的,就是剩下吏部,戶部,刑部。
禮部他也沒控制。
禮部尚書是朱國禎,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剩下就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那幫都御史雖然都是北方人,但嚴格意義上說沒有閹黨,不過九千歲對都察院也的確無可奈何,畢竟都察院御史們數量眾多。
一百多條瘋狗呢。
至於京營的勳貴系統,在張惟賢帶領下保持中立。
而地方上,他倒是趁著顧起元被楊信氣走,把應天巡撫換成了『毛』一鷺,但要說真正控制各省官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實際原本歷史上他手下也沒多少文官真正當爪牙,也就崔呈秀,周應秋,魏廣微這些。至於說各地給他建生祠,給他拍馬屁的,這個不能說就是閹黨,話說圓嘟嘟又不是沒建過,難不成圓嘟嘟也是閹黨。
最多也就是個哄他開心。
真正願意給他做爪牙的,也就是十狗了。
他一個人控制不了整個文官體系,包括目前閹黨裡面,也絕大多數其實就是和他結盟而已,比如戶部尚書亓詩教這樣的。
而地方上就更控制不了了。
目前的督撫級別裡面,朱燮元,王三善,呂兆熊等等,絕大多數都是中立甚至偏東林黨,至於再往下道員級別情況就更嚴重了,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偏新東林黨的。所以儘管現在南直隸和浙江都已經辦起團練,甚至虎威軍都過萬了,地方官員居然絕大多數支援,雖然九千歲授意『毛』一鷺,讓他想辦法解決常勝軍等武裝,但『毛』一鷺卻依舊陽奉陰違。
原因很簡單。
他是浙江遂安人。
其他各地官員士紳同樣吹噓團練乃是義舉。
他們絲毫不顧朝廷至今沒有明確聖旨,允許各地士紳可以辦團練的事實,理論上團練仍舊屬於非法武裝,甚至還不如紅巾軍,紅巾軍改名忠勇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