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此次抄沒的田產皆壓在縣衙手中,如今只將益州王府查抄的一部分分給了散落進益州的逃兵,還有大批的流民沒有安置呢。”
劉尚書道:“你接了這個位置,到了任上就可以著手安排此事,既可以收攏民心,又可以立下功績,你說是不是香餑餑?”
“可這豈不是會得罪很多人?”劉益道:“聽說這一次連季家的田產都被查走一部分,等我到了任上,他們肯定要走關係拿走的,到時候我是給還是不給?”
劉尚書聞言,微微皺眉,不太贊同的看了一眼大孫子道:“那你是想給還是不想給?”
劉益沉默了一下後道:“不想給。”
“那就不給,”劉尚書的臉色好看了一點兒,道:“既想要大功績,哪有不付出大代價的?知道為什麼你只比唐知鶴楊和書低兩年入朝,卻一直沒他們走得快嗎?就是因為太過束手束腳。”
劉益低著頭認教。
劉尚書道:“你要是想去,我就和李尚書說定了向上舉薦你,回頭陛下是要見你的。”
您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還能不去嗎?
劉益心中腹誹,低低應了一聲。
他正想退出去,又隱隱覺得不對,抬頭道:“祖父,唐知鶴什麼時候也這麼善解人意了?竟然把這麼大的功勞讓給後任。”
他輕咳一聲道:“他就不怕繼任者拿著他抄回來的田產做人情交好當地計程車紳豪富?”
劉尚書便掀起眼皮道:“所以這上任者得仔細的挑了又挑啊。”
劉益:……合著坑在這兒等著我呢。
他瞪眼道:“才幾年的時間,唐知鶴就變得這麼厲害了?”
劉尚書道:“恐怕這不是唐知鶴的手筆,這段時間,楊和書也一直在益州城內幫忙處理戰後事宜。”
劉益就明白了。
他忍不住嘟囔起來,“真鬧不明白,他為何要去做一個下縣的縣令。”
劉尚書卻在心裡嘆息了一聲,“這才是楊長博的聰明之處,等他這次回京,論功行賞,恐怕他的功績還在唐知鶴上面,不僅滿京城,眾世家子弟拿出來遛一遛,能夠與楊長博比肩的幾乎沒有。”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