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書懷疑的看著他們,“你們還能賣給外人?”
他可不覺得有白老爺在,他們還能把新麥種賣給別人。
三人一起抬頭衝楊和書嘿嘿的樂。
楊和書:……
三個孩子也開始不老實了。
楊和書想去他們的地裡看看,滿寶看了一下太陽的位置,表示沒問題。
於是三人領著楊和書去看他們的小農莊。
因為早就想著要種冬小麥,所以他們的小農莊此時並沒有閒著。
白莊頭正帶著三個長工將需要種冬小麥的田犁出來,楊和書揹著手在地裡轉了一圈,問道:“既然你們的新麥種這麼好,村子裡的人怎麼不與你們一起種冬小麥?”
“因為他們現在不缺吃的了。”
楊和書看著三小孩,“你們缺?”
“我們不缺,但我們也不下地呀,”白善寶道:“我們都是請人種的。”
楊和書便搖頭笑道:“這世上的人可真夠怪的,自家的地不種,倒是很熱衷種別人家的地。”
他揹著手去看三個長工犁地,還幫著用腳碾了碾大塊的泥塊,碾著碾著他覺著不對了。
他盯著長工手裡的犁具看,琢磨了半天,遲疑的問,“你家這犁跟別人家的好似不太一樣。”
“是啊,縣令您開春那會兒不就看過了嗎?”
“不是,那會兒……”楊和書頓了頓,看著長工趕著牛犁過來,嘶了一聲道:“那會兒我怎麼沒發現你家的犁能犁這麼深,還帶轉彎的?“
滿寶眨眨眼,“因為那會兒你不懂農事?”
楊和書:……他竟然覺得她說的有道理。
等長工趕著牛犁過來後,楊和書忍不住攔住他,擼了袖子要親自上手。
三個孩子興奮起來,興致勃勃的問,“你還會犁地?”
“不會,”楊和書道:“不過我在別的村子扶過犁,我試試你家的。”
主要是為了親民,他只要一下鄉,大家都有些拘謹,為了跟百姓搞好關係,把話題展開去,他便擼了袖子下地幹過一些農活兒。
犁也是扶過的。
雖然是新手,次數也不多,但楊和書還是很快發現了不同,這把犁具用下按的力氣更小,卻能穩穩的把住,且看著牛走得更輕鬆些。
楊和書犁了兩行回來,默默地看著三孩子不語。
三孩子一臉無辜的看著他。
楊和書問,“這樣的犁具是誰做出來的?”
白二郎左右看看,最後看向滿寶,白善寶也看向滿寶。
滿寶遲疑道:“木匠做的?我給的圖紙。”
“你哪來的圖紙?”
“我朋友給的。”
“你朋友是……”
“我不告訴你。”
楊和書:“……行吧,不告訴就不告訴,這樣的犁具圖紙可能給我一份?這樣好的東西,應該全縣都用,甚至全天下都用才對啊。”
滿寶點頭:“可以啊。”
楊和書就笑,“這算是一份功勞,你那位朋友真的不用嗎?”
滿寶糾結起來,他就是想用也用不了啊,她問道:“那能把功勞給我嗎?”
楊和書瞪眼,“你倒是不客氣,這樣的功勞都敢要。”
“我什麼不敢要,”滿寶道:“是不是要給錢?”
楊和書就點了她的額頭笑道:“大概會給吧。”
他也不是滿寶說什麼就信什麼的,回到村子裡以後自己就像白老爺和莊先生旁敲側擊的打聽開了。
且萬田也到村子裡去打聽。
犁具的事並不是什麼秘密,全村上下沒人不知道的。
那東西是滿寶給了圖紙給鄭氏臨摹出來給木匠做的,雖然大家都試過,這犁具的確不錯。
但村裡並沒有幾家換新犁具,因為自家的犁具還能用,誰沒事費那麼大的錢去打新犁具?
也就只有一些人家的犁壞了,不能修,或是不想修了,便直接買了一個新的。
所以目前整個七里村用上新犁具的並沒有幾家。
整個訊息卻是讓楊和書又怔了一下,他若有所思起來,“所以哪怕有了新犁具,人家也未必會換。”
滿寶道:“不花錢就換。”
楊和書給她噎得不輕。
他揉了揉額頭問,“這犁具的造價高嗎?”
“八百文?”滿寶不太確定,“或許你多做些,工匠能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