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我家已經斷糧好幾天,我大嫂今早餓暈過去,我也不會來找大管事賣身。”周銀嘆道:“雖然只需要十天,但對我們來說,一刻鐘都能要人命。。。”
“我知道,那些糧商手裡有糧,縣太爺也知道,不然也不會扣下他們,和他們相比,我們商號的那批糧食根本不值一提,我不會為這個損害商號利益的,”周銀一副坦誠的樣子道:“而且我現在已經是商號的人了,您是知道我的,我想出人頭地,所以我一定會為商號著想,商號的利益就是小的利益,商號越好,小的才能越好。”
“好!”大管事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三十二個人就三十二個人吧,你明天把人領來我看看,現在外面越來越亂,我們得趕緊走了。”
不然流民真成亂軍,他們都要折在這裡。
“那小的能不能替他們求個情,提前預支一天的口糧?”見大管事目光淡漠的看過來,他笑容不變,反而更燦爛了些,彎著腰道:“這樣明天他們才能精精神神的來見大管事。”
大管事垂眸思索片刻,微微點頭,叫了一個人過來,“帶周銀去領一袋麥子,還有,給他三十二個餅帶走。”
大管事將一張賣身契遞給周銀,“周銀,你可要真如你說的為商號著想。”
周銀拍著胸脯道:“大管事,我給您跑腿也有兩三年了,您還不瞭解我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他抓著筆熟練的在契約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他寫字不好看,但“周銀”二字卻極好看,這是他練的最好的兩個字了。
他按下手印,雙手將賣身契奉上,大管事接過,滿意的點了點頭。
等周銀離開,二管事很是不解,“大哥,您怎麼對他這麼好?”
“他值得,”大管事道:“這小子聰明得很,而且在附近幾個縣,尤其是在羅江縣很吃得開。”
“但羅江縣只是個下縣,我們往年也只是路過,他在這裡吃得開對我們商號能有多大用處?”
“一袋麥子換一段路暢通,不值嗎?”大管事道:“而且,這小子能在羅江縣吃得開,他將來也肯定能在別的地方吃得開,我看中的是他這個人。”
二管事還要說話,大管事就抬手止住,道:“先去打聽一下訊息,縣令是不是真的從別的地方買到糧食了?”
二管事應下,去找他們在羅江縣的人脈,最後終於從一個衙役那裡打聽到:“跟在主簿身邊的那個差吏說,縣令的確從外地買到了糧食,已經在路上,估摸過不了多久就能運過來,朝廷給的賑濟糧在路上被搶,估計沒那麼快到。”
“那些糧商手裡還有糧食嗎?”
“聽說有,但他們不願出售,每天就壓著量往外放,聽說他們現在都被縣令扣在了縣裡,城門處都死守著不給他們出去呢。”
大管事忍不住暗罵一聲,“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想著抬高糧價,把縣裡這些餓肚子的難民逼到絕境,誰也活不了。”
還生生耽誤了他們。
“大管事,怎麼辦,這批糧食是商州吳家的,我們被困在這裡,本來已經遲了,要再送不過去……”對商號的聲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大管事原地轉了轉後道:“吳家是看錢的,雖然我們給不出糧食,但能給出一個滿意的價錢給他們,這事兒也能瞭解。最主要的是我們得活著到商州。”
“那……”二管事正要說話,一個夥計從外面跑進來,湊上來小聲回稟道:“大管事,城門那裡不許我們出去了,說是凡出城的人,超過一車貨物的隊伍都不許出去。”
大管事就嘆息一聲道:“我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皇帝剛下了詔書,要各地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不少州縣都開始關閉城門,一是拒絕流民再流入,二是防止富戶外逃,丟下一城的貧民。”
“這這這,這皇帝怎麼這樣?”
“這天下還沒安定呢,到處都在打仗,百姓每年不是要納捐賦稅收,就是要被徵召兵役,除了富戶,誰還有能力度過這樣的天災?”
大管事道:“朝廷這是沒有多的餘糧,在逼著富戶豪族出手賑災呢。”
“那我們怎麼辦,豈不是要被困死在羅江縣裡?”二管事著急起來,“大哥,我們是外鄉人,羅江縣一旦暴動,最先被針對的就是我們啊。”
“所以周銀很重要啊。”大管事捏了捏手指頭,“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麼答應周銀了吧?有了他,我們在羅江縣裡就有根基,不算是外人,甚至,我們說不定能順利的離開羅江縣。”
周銀帶著一袋糧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