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達公主的確不反對,且還很大方,白善和周滿只送了範圍內官學一套書,她則是找上了禮部和國子監,要了各地官學女學生的人數,然後將學中女學生少於五人的官學名單列出來,讓禮部通知這些官學,她會捐獻一批書籍過去,附送過去的便是書單。
她點明瞭是要捐助女學生,因此,各地官學都開始加大招收女學生的力度。
而那些一直沒有招收女學生的官學也放寬了條件,開始招收女學生。
縣城裡若是無人報考,他們還得到處去說服有能力入學的女子入學,真是忙得不輕。
為了得到,他們也是很拼命了。
不過,明達公主只是透過禮部和他們對接,書還沒印出來呢,等他們印出來再送到各官學的手中,估計需要花費一二年的時間。
明達公主還是為此找上了周滿,知道她忙,所以她直接去太醫署裡堵人。
周滿剛從京郊接種痘苗的皇莊裡回來,看到她便站遠了一點兒和她說話,“雖然我全身上下都洗乾淨換了一遍,但你沒有種過痘,還是不要離我太近。”
明達便站遠了和她說話,“單上的書開始印刷,他們會先印你們的那一批,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我發現我的書局還是小了一點兒,既要做商的生意,又要給這些官學印局根本忙不過來。”
“不是都有現成的版嗎?一印即可。。”
“但雕版印刷多了是有損耗的,”明達道:“我昨晚仔細的算過,這麼印刷下來,只怕我得把所有的版都換了,這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的是,我的人手都在印刷捐助鋪和就不能及時出來了。”
周滿聽懂了,“你想開新的書局?”
明達公主頷首,目光熠熠,“很久以前我就想過了,只是一直下不定決心,這次景行和若瑜讓我做了決定。”
她道:“自我們的紙坊不斷研究出新紙以後,紙張的價格一年比一年低,但書的價格卻沒有低多少。”
周滿算了算後道:“還是低了的,一本《論語》可比之前便宜了兩文錢呢。”
看著不多,但對於出量大的書局來說,一本兩文錢的毛利也不少了。
“但和紙張的降價相比,還是很高,而且現在市面上的墨也降價了不少,”明達道:“皇兄私下和我提過,天下寒門和庶族讀書還是艱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書貴。”
“我一直想把書的價格再往下壓一壓。”
周滿問道:“禮部和皇室那邊的書局答應嗎?”
“禮部那邊的書局我們做不了主,不過大晉最大,最多的書局是在皇室手中,那是皇兄說了算的,”那些書局還是早些年先帝一點一點從禮部手裡摳出來交給皇室管的,這會兒倒是方便了他們,不必受朝中的豪族和世家左右。
周滿若有所思,“你是想先送各官學書籍,等他們都拿到了鋪和書商往下壓價?”
“是,透過這次捐贈書籍,我也算和各地貧困的縣衙和官學聯絡上了,”明達道:“只要他們肯出手,書肯定會降價。”
一個地方的書降價勢必會影響到周邊,更不要說這麼多地方一起了。
以前,明達沒有想到這一點,也沒有合適的理由捐贈書籍,而各地縣衙和官學也不會和她這個公主聯絡上,更不要說聽她的了。
但這次,借白若瑜和白景行的名行捐贈之舉,這些地方衙門和官學拿人的手段,吃人的嘴軟,到時候提點小意見就要容易很多。
更不要說,書籍降價,對於這些貧困的縣和官學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一些人對這些地方的控制可不強。
周滿聽到明達如此宏偉且遠大的目標,目瞪口呆,“這是你一人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
“都是,”明達左右看了看,見沒人過來,周圍也空曠,便壓低了聲音道:“你也知道,皇兄和世家大族們有些矛盾,雖然這些年來雙方還算和睦,平日裡也沒少合作,但……”
周滿了悟,“我知道,有些矛盾不是陛下和個別朝臣的矛盾,而是皇室和豪族,大晉和豪族,大晉和皇室的矛盾,非個人所能左右的。”
她道:“它是客觀存在的,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陛下,也會是別的皇帝,更不要說天下間的某某氏了。”
“有時候局勢也非他們所願,不過是身不由己,為了身後的人和家族不得不順應著往前罷了。”能和楊和書一樣有魄力壯士斷腕,將國家和百姓放在家族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