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頭道:“不讓他來,還能讓誰來?全村最有學識的就是他,在七里村,誰家不跟我家沾親帶故?要說徇私,誰來也不合適,只能去衙門了。”
一聽說去衙門,不說章家的人,周家這邊都不是很樂意,誰沒事兒喜歡往衙門跑呀?
兩邊都沉默下來,老周頭便直接定下道:“就讓姑爺做這個主持人了。”
白善等了一下,見無人反對,便笑道:“既然兩邊都答應,那小子便託大一回。”
周滿和殷或悄悄站在了周家人群之後,八頭給他們兩個拿了兩塊木頭墩子,小聲道:“沒有凳子和椅子了。”
周滿也不嫌棄,就坐在木頭墩子上。
殷或低頭看了好一會兒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白善則站在了兩家之間的上首,開口道:“周章兩家是姻親,亦是血親,按說應該守望相助,互幫互利才是大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理,”章三郎立即應和道:“但他們家不知道這個理,富貴便忘了我們這些窮親戚,只是上門求幫個忙都不肯,還打人!”
圍觀的村民們“籲”的一聲,有人趴在圍牆上道:“章三郎,誰說金叔家忘記窮親戚的?我們可都是窮親戚,我們就沒被忘。”
周圍一片應和聲,白善伸手止住他們的話,問道:“不知你說的求幫個忙,是想讓周家幫什麼忙?”
章三郎想到昨天招供出來的話,嚥了咽口水,硬著頭皮道:“就是,就是想和週四郎求個差事,他不是有商隊在外頭走商嗎?”
白善問:“除此外還有嗎?”
章三郎嚥著口水沒說話。
白善問道:“我記得周章兩家有十多年不來往了吧?最後一次還是我們才七八歲的時候?這中間有過禮節來往嗎?”
周大郎代表周家這邊回話道:“沒有。。”
他道:“這十多年來,章家的婚喪嫁娶不曾請過我們周家,我們周家也不曾請過章家。”
白善:“時隔十幾年上門一次的親戚,不知昨日章家上門幾人,提了什麼禮物?”
周大郎回道:“八人,都在這兒了,空手上門。”
“胡,胡說,我們提了禮的。”
“哦,”周大郎似乎才想起來的樣子,轉身進廚房拿出一個小袋子來丟在地上,“帶了這個袋子來,落在我們家了,袋子綁著,我們也不好開啟看,所以不知道是什麼。”
“這不會就是你們提上門的禮物吧?”週四郎擼起袖子道:“我開啟看看。”
於是當著眾人的面開啟了袋子,露出來給眾人看,“真是好大一份禮啊。”
裡面一穀子,週四郎嘖嘖道:“這是在我家用迎客飯,還得先把穀子碾成米才行啊。”
週二郎就瞪了他一眼,訓斥道:“胡說些啥,誰家的迎客飯是用客人帶來的穀子做的?我們家再不濟,迎客用的米還是有的。”
章家那一頭漲紅了臉,族老們不由打圓場道:“的確是他們不懂事,幾個年輕後生,不知禮數鬧了笑話,但大家都是親戚,多多寬容。”
週四郎張嘴就要反駁,被白善一個眼神盯住,只能按捺下來。
白善衝章家的族老微微頷首,繼續問道:“客人們上門,不知都說了些什麼話?”
他笑道:“昨天他們打架時我便問過章家幾位表哥和表侄兒,還讓人記錄下來。”
他從懷中拿出幾張紙來展開給眾人看,然後分成兩份給兩邊的人看,“不過他們的記性可能沒有周四哥的好,或許還有錯漏,不如再請週四哥回憶一番?”
週四郎興奮起來,他口才好,走南闖北,回來後必要給家裡孩子學一遍外面的見聞,對這種事熟得很。
昨日章家的人是被審問,問一句答一句,乾巴巴的,哪裡比得上週四郎繪聲繪色的敘述精彩?
他還上手錶演呢,把八人演得是活靈活現。
圍觀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章家人,包括族老在內,卻是臉都青了。
這下可真是太丟人了,連一向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沒錯的章三郎幾個臉都有些紅。
“你,你們這是汙衊!”
“對,是汙衊,我們昨天可沒有這樣。”
“不是汙衊,昨天我看到了,”趴在圍牆上的一人道:“我昨天正好割稻穀回來,路過金叔家門口都看到了,他們就是這樣的。”
“你是七里村人,自然向著周家了,而且你就姓周。”
白善抬手止住他們的爭吵,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