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便仔細的看了看這株稻穀,皺了皺眉,“這株稻穀很比不上之前的丁號呀,這麼矮,稻穗也不是很長,不過看著倒是飽滿。”
周大郎點頭,“但立重還是要我們種,還不許我們澆太多水,說是有些地方很是缺水,丁號缺水太嚴重就缺產,還不如丙號呢……”
皇帝心中震動,就指著另一塊試驗田裡沒收割的稻穀問,“那個呢,我看它長得也不是很好,它是為什麼地區培育的?”
周大郎憨笑道:“那個是新種子,是前年滿寶叫人送過來的,編成了癸號,今年是種的第二年,它是什麼樣的還得再看看,有的稻子啊,特別的招蟲子,有的則不是很招,還有的口感軟糯,有的則是硬實的,滿寶說,這種地的學問大著呢,弄好了產量還得看其他的,抗旱的,防澇的,招蟲子和不招蟲子的,口感不同的,有的甚至連顏色都不同。”
見皇帝可親,問的又都是種地的事,周大郎一不小心就把話說多了,“聽滿寶說,有一個地方種出來的穀子裡頭是紅色的,滿寶一直想讓人帶一些回來試著種種看,但一直沒找到人帶回來……”
皇帝道:“紅米,朕記得嶺南一帶有,以前吃過一次,那口感……”
皇帝回味了一下後道:“朕覺得那個米可以不用種。”
魏知瞥了一眼皇帝,問周大郎,“不知府上可有新稻種碾出來的米?我們也嚐嚐它的味道。”
“有啊,有啊,去年我們種了不少,現在家裡吃的就是。”周大郎立即道:“我這就回去做飯,您等著。”
周大郎轉身便往回跑。
皇帝:……
眾人:……
莊先生阻止不及,只能看他火急火燎的跑了,沒辦法,他只能充作東道主繼續為皇帝介紹。
好在他也瞭解一些試驗田的情況,倒不至於兩眼抓瞎,但要他多詳細卻是不可能了,於是他道:“陛下,要誰對試驗田瞭解最深的,莫過於一直負責的周立重,其他人,就是周滿也知之不多。”
那孩子就是給種子,偶爾指點一下方向而已,具體去做的一直是周立重。
皇帝微微頷首,從試驗田走到了佃農們耕種的田地裡。
水田裡的稻子已經收割了一半還多,但是一眼望去,依舊是金黃的一片,走得越近,那沉甸甸垂下來的稻穗給人的震撼感就越強。
皇帝揹著手站在田埂上,深深的撥出一口氣,胸中頓生豪情,“若是天下的水田都能有此豐收……”
魏知只是略一想想都覺得熱血沸騰,握緊了拳頭道:“那天下或從此無饑饉。”
這是多少輩人奮鬥的目標啊。
皇帝道:“下詔,召周立重進京。”
他頓了頓後道:“周滿,讓她也回京來,朕很感興趣,她是怎麼想起來培育糧種,又是哪裡來的這麼多稻種的?”
莊先生垂下眼眸,手在袖中握緊,魏知已經躬身應下,“是,臣回去就擬旨。”
皇帝微微點頭,這才轉身往回走,回去的時候皇帝才有閒心看別的地,看著,看著,皇帝停下了腳步,“周滿這職田……”
皇帝左看看,又看看,眼睛微微眯起來,“水系發達啊,這溝壑似乎連通了不少田地,那邊也是旱地,但怎麼都種著樹?”
莊先生忙道:“陛下,這溝壑都是這幾年陸續挖修的,周家出一些錢糧,村裡的佃農出力修的。”
看了一眼皇帝指的方向,頭更低了一些,“那邊那塊是旱地,土地貧瘠,就是種豆子也難有收穫,所以周滿讓人在那裡挖了池塘養些魚和蓮藕,上面種著的是果樹。”
皇帝:“……朕隱約記得,官員職田不得大改,挖池塘,許嗎?”
他看向魏知。
魏知沉默了一下後秉公回答道:“不許!”
莊先生:……
皇帝微微點頭,揹著手就走回別院去。
一進門,被留下數稻穀的侍衛立即上前稟報,“陛下,臣那一株數出來了,一共是三千六百十二顆。”
邊上另一個侍衛滿頭大汗,一直不停唸叨,他剛彙報完,他立即上前道:“陛下,我的也數完了了,三千四百八十二顆。”
好險,差點兒就忘了,早知道帶點兒紙筆出門了,數完了就記下……
殷禮瞥了他一眼,微微搖頭。
其他侍衛也紛紛上前彙報他們數出來的數字,都在三千到五千顆不等。
皇帝就捏著一顆穀子道:“一粒種子能收穫如此,的確是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