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94章 鹽政改革

太醫署和地方醫署的建立和擴大,周滿是每一步都參與的人,回頭去看,剛開始誰都不看好太醫署和地方醫署,沒有人覺得他們能將太醫署做長久,更不要說真的開辦地方醫署了。

一開始不過是皇帝願意自掏腰包,太醫署也有意義,諸臣這才勉強同意開辦。

所以周滿太知道“同意”二字有多重要了。

她道:“我們應該以小博大,先讓他們同意再說。”

白善目光就落在莊先生的信上,蹙眉道:“你是說魏大人的鹽政還要再退一步?”

周滿搖頭,“不知道,大人們的事我豈能斷言,但我知道,你想要改變的越多,需要付出的就越多,不然就做不到。”

白善也只是苦惱了一下便將此事丟開,他現在就是一個小縣令,遠在青州,京城的鹽政改革離他還很遙遠,作為一個小嘍囉,他只要聽命行事就好。

但這個小嘍囉此時正被朝中的大佬們不斷提起。

唐老大人同意鹽政改革,卻不完全同意魏知的改革方案,和他一樣想法的老大人不少。

皇帝實在是不想在大朝會上聽他們爭吵了,所以乾脆找了個好日子把大家叫進宮裡下棋喝茶,順便吃個便飯,喝茶時大家就說說話,把這件事拿出來仔細的談一談唄。

魏知認為可以將鹽交給商人經營,他道:“如今天下商旅來往各處,由他們運輸來往,比我們單獨運鹽成本要低很多,同樣的,鹽價也能夠下降更多。”

老唐大人皺眉道:“商人逐利,低價不過是一時的假象,將來他們掌握了鹽路,只怕禍端不比現在的江南鹽政差多少。”

劉尚書卻搖頭道:“不然,我們只要掌握了鹽場,他們就翻不出天去。”

老唐大人依舊嚴肅著臉搖頭,“不行,利潤過大,到時候官商勾結,只怕百姓要求告無門了。”

李尚書皺眉,“陛下聖明,又有御史臺在,這種事怎會氾濫?”

老唐大人就瞥了他一眼沒說話,有些話當著皇帝的面不好說出口,見李尚書堅持,他便梗著脖子道:“縱觀史書便知。”

李尚書正要拉著他好好的問一問這話是什麼意思,一直沉默的皇帝忙道:“行了,行了,朕知道,帝王未必聖明,昏君奸臣也不是不會在大晉出現,唐卿的顧慮不無道理,”

皇帝攔住要吵架的倆人,頓了一下後又對老唐大人道:“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

魏知點頭,和眾人道:“臣和劉尚書算過一筆賬,若是發鹽引給客商,由他們運營官鹽售賣,每鬥鹽的成本至少可以下降五文,加上白善的曬鹽法,兩相結合,鹽價可下降至五十文一斗。”

與會的大臣們眉頭跳了跳,總算知道江南一派的官員和世家為什麼要和魏知太子死磕了。

現在世面上的官鹽基本上都是一百文到一百一十文一斗不等,這一改革,相當於把官鹽一半還多的利潤拿去了。

官鹽改制,價格壓到售價五十文一斗,那鹽場和賣鹽的人還能賺多少?

趙尚書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問道:“那鹽稅呢?”

魏知道:“鹽稅從鹽場中徵收。”

和現在一樣,官鹽出場鹽場就要交稅了,他們只把關好鹽場就好。

趙尚書道:“售價如此低廉,盈利更少,我們還能收到多少鹽稅?”

皇帝道:“朕現在也收不到多少鹽稅。”

他道:“鹽關乎民生,自朕登基以來,本就是要輕徭薄賦,所以這鹽稅徵與不徵朕都不太在意。”

大臣們沉默。

皇帝掃了他們一眼後道:“但是朕不徵稅,鹽價就必須平抑下來,除了成本外,官鹽不該賺錢,不然賺的錢肥了誰的藥包?”

就好比現在,鹽價那麼高,但他卻收到鹽稅。百姓一邊要吃高價鹽,他這個皇帝還財政空虛,想想就不開心。

所以皇帝就兩個條件,“若要收稅,那稅收必須切實的進入國庫;不收稅朕也能接受,那鹽價中的稅收部分就必須得砍去,讓百姓得以實惠。”

魏知直接道:“收稅!”

他道:“將稅收固定下來,將來除非戰時,不然鹽稅不能上浮,就是上浮也有範圍。”

皇帝眉頭跳了又跳,他覺得魏知此舉就是在防止他之後出現昏君加稅官鹽。

皇帝忍了忍,沒說話。

魏知繼續道:“所以臣才提議放開官鹽市場,由商人運輸售賣,朝廷可限定鹽價範圍,在邊關和缺鹽地區設立官倉,若有商人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