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的時間裡他還做了兩三篇不錯的文章。
白大郎名氣也不小,去年差一點兒就考中了,所以閱卷官多半聽說過他,但倆人還是不比白二郎有名。
這一位出名有三個方面,一,他也是太子伴讀;二,他是未來的嫡駙馬;三,他是周滿和白善的師弟,尤其是這一年,他和白善周滿寫的那封關於太醫署的摺子可是時不時的就被皇帝拿出來與群臣共享。
能作為進士考試的考官,身份自然不低,他們也沒少看白二郎的摺子。
因此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白二郎還算有實幹之才,因此在閱卷時將他的卷子也放進了取中的一邊。
他們排好了名次後就拿進宮去找皇帝,嗯,皇帝一般就點前三名,當然,他要是有興趣也可以給後面排一排,大家聽不聽就另說了。
皇帝將白大郎的卷子拿出來看了看,滿意的頷首,掃了一眼名單,見考官們將他定在第十二名就沒有說話,再看白二郎的,他就有些糾結起來。
這一次李茂約是考官之一,見皇帝沉吟,便問道:“陛下覺得這卷子不好?”
皇帝道:“倒也不是不好,朕看了一下其他的卷子,他文采上或許稍次些,但見識不弱於人,且務實,你們排他在二十名也不差,但一門雙進士……”
他覺得這個殊榮太大了。
李茂約卻聽從了皇帝的另一層意思,就笑道:“陛下,魏公就說過舉賢不必避親,白誠既有這樣的才華,若是因為他是嫡駙馬便落第,對他也太不公平了。”
皇帝揚眉,深以為然,咳咳,他這不是假裝,他這不是為了讓人知道白誠能考中並不是他徇私,而是他的確有這個本事。
不過,皇帝還是公平了點兒,覺得他能排在第二十名還是有點兒水分,於是把他挪到了二十三名。
主考官們看了微微點頭,覺得皇帝還算公平,於是名單就這麼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