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0章 答應巡視

老唐大人看向他,活像看著一個無理取鬧,心臟臉黑的貪官。

劉尚書不理他,和皇帝道:“陛下,此法若果真如白善說的那樣,那我大晉的鹽政就要改一改了,從鹽價到鹽稅都要改變,變法之大非一日能完成,所以此法此時絕對不能外傳,須有了萬全之策才能公開,到時候方不會有亂勢。”

說是公開,卻也不是直接放出來讓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而是在可以曬鹽的官衙間公開。

知道的還是內部人,就好比現在的煮鹽法,除了煮鹽的官衙和技藝工人,還有誰會這個方法?

沒看路縣令要開辦新鹽場都要先往舊鹽場裡塞人學習煮鹽法,等學會了才把人帶出來嗎?

但這種範圍的公開對於大晉來說已經足夠了。

魏知此時心中也激盪不已,和皇帝道:“陛下,江南弊政或許可以趁此機會一掃而空。”

老唐大人聞言立即進入角色,江南的問題一直不少,因為往前近兩百年的時間,北方一直處於混戰之中,世家和政權曾經難移到南邊,再回來時大晉對江南的控制便有些減弱。

目前藏民現象最嚴重的就是江南一帶,除此之外就是鹽稅的事了。

皇帝可一直堵著一口氣呢。

皇帝也是想趁此動手,他眼睛亮晶晶的:“鹽政關乎民生大計,以前朕要倚靠他們出鹽,現在嘛……”

太子則想到了舊恨,於是躍躍欲試,“父皇,兒臣願往江南走一趟。”

皇帝就瞥了他一眼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你去江南做什麼?”

魏知就問,“那陛下認為誰去合適?”

皇帝就沉思起來。

他思考了許久,遲疑了又遲疑,還是忍不住問,“愛卿們認為楊長博如何?”

老唐大人和魏知劉尚書相視一眼,都沉吟著沒說話。

劉尚書等了半天,還是沒忍住道:“陛下,楊氏在江南的勢力不弱,以前便沒少插手鹽政,雖說幾年前被打壓下去了,但他姻親故舊不少,派楊長博去,恐怕不妥吧?”

老唐大人因為兒子和楊長博的關係極好,比劉尚書更瞭解楊長博,提議道:“陛下不如問一問楊長博的意思,問他是否願往。”

魏知道:“他若願往,那此事便又多了三成的勝算。”

不僅在於他的身份,也在於他的才能。

皇帝就看向太子,“太子以為呢?”

太子雖然不太喜歡楊氏,但也不得不承認,楊長博有君子之風,他要是答應了,那應該就不會反水,除非是他們父子先負他。

不過太子覺得他和父皇只要不腦殘都不會無故負這樣的重臣,於是點頭,“到時候讓他把家人留在京城,我讓太子妃多關照他家人便是。”

既是做人質,更是保護,讓他無後顧之憂。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皇帝決定將楊長博叫到京城來談一談,不過在此之前,他將眼前的鹽罐推給他們,道:“你們嚐嚐看吧,我覺著這鹽還不錯。”

三人上前捻了一點嚐了嚐,味道的確不錯,不比外頭的中等鹽差。

這東西是曬海水就能曬出來的?

也太簡單了吧?

皇帝也很好奇,“朕見過大海,也喝過海水,那味道……”

皇帝頓了一下後略過味道不提,道:“不過在海水裡泡一下,起來曬乾後一搓,似乎是有鹽在身上的,但要收穫這麼多的鹽,將海水引到地裡曬一曬真的可以?”

太子沒見過大海,聞言心中一動,“父皇,不如兒臣去青州看看吧。”

皇帝皺眉。

魏知看了看太子越發堅毅的臉,便也出列道:“陛下,太子殿下這兩年穩重了不少,又有監國的經驗,不如就讓殿下去青州走一趟,也體驗一下民生艱難。”

老唐大人道:“陛下要是擔心,多派禁軍保護就是,如今寰宇安定,難道還怕土匪強盜嗎?”

皇帝一想也是,老大不是老三,他將來是要管理整個國家的,不能一直呆在京城裡坐井觀天,這些年他雖然沒少帶他出去考察民生,但他自己出去的機會卻是一個也沒有。

這次出去也好,他正好看一看他的品性。

太子兩次監國都做得不錯,尤其是去年的東征之戰,他和魏知配合得很好,將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條,他的能力已經毋庸置疑,既如此,那就只剩下對百姓的德心了。

皇帝便和太子道:“既然要去體察民生,那就不能只去青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