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速遞正在討論如何在無線電通訊安全檢查中複製天衛三基地的通訊加密金鑰。
而蕭一在吳樹的提醒下,準備用邊通道攻擊的策略。
張嶽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也就是說,這種攻擊策略,並不依賴於訊號真正傳輸的途徑,而是從其環境、物理環境入手對麼?”
蕭一繼續解釋著:“對,邊通道攻擊也叫旁路攻擊,其核心思路就是透過加密裝置和物理環境的互動來進行攻擊。”
張峰仍然一頭霧水:“船長,有比較簡單明瞭的例子麼?”
蕭一想了想,回憶了自己在電腦保安史中的學習記錄:“在計算機啊發展的古典時代,有一種儲存裝置叫做硬碟,硬碟使用磁頭和碟片來記錄資料。”
郝天齊對這種裝置還有一點記憶:“沒錯,後來隨著晶片儲存的崛起,硬碟儲存就逐漸被時代淘汰了,但是其資料不容易丟失的特點,讓很多非常重要的資料庫仍然在是用這種儲存技術,就像在計算機發展的古典時代,在硬碟高度普及,固態硬碟大行其道的時候,很多資料中心還在用更古老的磁帶來儲存重要資料。”
蕭一接著說:“有安全人員曾經針對這些裝置開發過很多匪夷所思的攻擊方法,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種。”
彗星速遞的眾人靜靜地聽著,他們彷彿在聽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現代儲存已經高度依賴儲存晶片,是用磁頭和碟片記錄的裝置,只有博物館和很多需要常久儲存的資料中心才會使用了,可正是這種距離感,才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吸引人。
故事繼續:“硬碟在工作的時候,機櫃,或者說機箱上,會有一個發光二極體的燈來表示其工作狀態,有安全人員利用了這個發光二極體。這個發光二極體,在硬碟有讀寫操作的時候,會亮起,在硬碟沒有資料吞吐的時候,會熄滅。但是有天才的安全人員,利用對硬碟韌體的修改,讓這個發光二極體的閃爍,承載硬碟中的資訊,而不是表示其工作狀態,以此來獲取資料。硬碟燈閃爍的資料傳輸速率一度曾經達到四千位元組每秒,這個頻寬,用來竊取金鑰,已經夠用了。”
郝天齊說出了自己的一個困惑:“為什麼硬碟要設計一個發光二極體來標明工作狀態呢?我的記憶中,硬碟是一種高度可靠的儲存裝置啊,多數時候,人們根本不會去看那個硬碟燈。”
蕭一回到道:“其實硬碟燈並不是硬碟時代才有的。在人類計算機的早期,人們使用一種叫做軟盤的儲存器,軟盤儲存密度非常低,碟片還容易發黴卡住,用一個發光二極體來標示其狀態,就非常必要。在硬碟逐漸取代軟盤之後,這個燈就繼承下來了。不過後來也有新的運用,比如有的移動計算終端,在運動中,硬碟燈會切換顏色,表示因為機體發生了運動,硬碟為了保護碟片中斷工作。”
李凌彷彿自己在聽一個喝多了的人在吹牛:“那硬碟閃爍,外人怎麼看得到呢?”
這個問題當然是有答案的:“建築外飛無人機,穿過建築物的玻璃,無人機能在二十米之外識別小小的發光二極體的閃爍。因此一些公司的安全顧問,連高管電腦顯示器的朝向都會干涉,因為你很難保證競爭對手不會租下你辦公室對面的一幢高樓,是用包括但不限於長焦鏡頭、無人機來窺探你的顯示器,甚至鍵盤輸入操作,我們在土衛六鹼基號工地上的時候,不就是利用通風口中的探路者,窺視了生物科技貨運主管的賬戶和金鑰麼?”
蕭一的安全故事讓彗星速遞的所有人一怔,他們直到電腦保安人員往往劍走偏鋒,但是這個角度還真是接近離奇。
他做了一個最終的總結:“在這個攻擊過程中,利用的是硬碟工作時發出的光訊號,而不是原本的資訊傳遞過程。”
接著是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以蕭一的一個問題開始:“如何在機主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破壞一塊硬碟中的資料?”
彗星速遞眾人面面相覷,破壞一塊硬碟聽上去非常容易,丟進金屬粉碎機,或者說徹底消磁,就沒什麼問題,但是在機主沒有察覺的情況?
蕭一展開了這個故事:“硬碟工作中,磁頭在磁碟碟片上飛快掠過,來讀取資訊,這個時候哦,磁碟對於振動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用人類聽覺範圍之外的聲波,引起磁碟碟片的共振,那麼,磁頭就會和碟片擦在一起,徹底毀掉磁碟上的資料。這種聲波,既可以操縱使用者的電腦音響,也可以操縱電腦主機板上的蜂鳴器,都有同樣的效果。在這個攻擊中,使用的是聲波,也在訊號傳輸的通道之外,是非常經典的邊通道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