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一在洞察眼鏡的視野中檢索著火星拉力賽的相關資訊。
得到的資訊另蕭一興奮起來,這個賽事無疑對於實現自己的目標,讓彗星速遞在火星基地,甚至整個太陽系家喻戶曉,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這個賽事,火星電視臺是提供全程直播的。
火星電視臺,幾乎是整個外行星最具影響力的電視臺。儘管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已經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逐漸邊緣化,但是火星電視臺強大的採編能力,和專業、高等級節目的製作能力,讓網際網路時代的火星電視臺擁有了更強大的影響力。
而這場賽車的全程直播,只要彗星速遞在其中表現優秀,就必然能夠獲得大量的鏡頭。
如果彗星速遞在這場賽車中表現亮眼,這將是一次絕佳的公共關係營銷。
隨後,蕭一關注了規則。
在登記報名完成後的一個月內,團隊可以組裝一臺賽車。
這種賽車和地球時代的賽車有著本質的區別。
地球時代的賽車,其實是整個團隊最亮眼的一部分。
其餘的包括但不限於維護保養,配件倉庫,運營團隊等等,都是車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整個體系中,只有賽車上賽道。
但是火星拉力賽不同,火星拉力賽要求整個團隊完全整合在一輛車上。
拉力賽,是整個團隊,在車上,一路向南極進發。
更瘋狂的是,整個拉力賽賽程中,不會像地球上的拉力賽那樣,劃分若干個賽段,統計賽段中的時間。
對於火星拉力賽來說,統計的時間非常簡單,就是從出發到到達的時間。
地球上的拉力賽,幾輛賽車之間發車有幾分鐘的間隔,各自統計用時。這麼做,是為了避免發車時過分的擁堵。
而火星拉力賽不存在這個問題。
火星拉力賽的第一個環節,就是所有參賽隊伍都會被分配到赤道上任意一個點上。
沒有車隊的這個隨機的點會重複。
他們就在各自的點出發,向著最終的目標,南極,前進。
因此,路線也是需要臨時設定的。比賽過程中,未知,從選擇位置的時候,就開始了。
一路上,車輛維護,人吃馬喂,停下車來看風景,所有的時間,全部都計算在內。
最先到達南極點的隊伍,將獲得勝利。
隊伍分工什麼的,賽事的主辦方根本就沒有任何限制。
唯一的限制就是引擎功率不得超過1000千瓦。
只要你使用1000千瓦以下的引擎,那麼你的賽車有什麼,沒有什麼,賽事主辦方根本不會去管。
這樣一來,就有很多選手,為了贏得比賽,甘願冒著極大的危險拆掉很多賽車上的安全設施。
這種行為一度引發巨大的討論,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風險和收益的激烈衝突,正是這項賽事最大的賣點。
隨後,主辦方基本上就放棄了在安全裝置上的規範,只是強調不得主動蓄意攻擊其他參賽者,以維持基本的秩序。
此時的彗星速遞正在賽事登記的帳篷前排隊。
排在前面的人並不多,蕭一一度還以為可能這個比賽收視率很高,不過沒什麼人參加罷了。
回頭一看,蕭一咋舌。身後已經排了數百人的隊伍。
蕭一隻得慶幸自己來得夠早。
很快,排到了蕭一。
蕭一登記了隊伍資訊,包括車隊名稱,隊長姓名,隊員姓名,聯絡地址等等。
車隊名稱當然沒什麼意外的,參加這場賽車,本身就是為了給彗星速遞樹立一個具體的公共形象,車隊名稱當然就叫彗星速遞。
蕭一是車隊的隊長。郝天齊,李凌,張嶽,張峰,吳樹,是五名隊員。
到了聯絡地址一欄,蕭一干脆就寫上了星辰公司安全力量火星基地總部大樓沙塵的辦公室。
仔細想想,彗星速遞的火星辦事處還沒有建成,那現在要聯絡彗星速遞,當然要找火星基地的指揮官了。
等級很快完成,工作人員按部就班地給蕭一遞過來一個身份識別的卡片和參賽手冊。
中途,這名工作人員只是忙者確認資訊。
工作人員漫不經心地介紹著:“身份識別卡片帶好了,這是標記你們位置的信標,方便救援和直播追蹤。更關鍵的是,確認比賽成績。確認比賽成績的時候,我們認標不認人,手裡拿著身份識別標記,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