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7章 後族崛起

的皇后——蕭綽,也就是“楊家將”故事中的“大遼太后蕭燕燕”。以蕭綽為核心的“後黨”經過慘烈的角逐,脫穎而出,對其他勢力形成了碾壓優勢,遼國“國運”從此結束了低位震盪,開始在“後黨”的帶領下昂揚向上。

蕭思溫是研究這一時期的金鑰匙,透過對其族系的描述,已然可以窺探他與遼國各大貴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許蕭思溫在文治武功方面確實不足,但他在人脈資源的運作方面絕對是一位老司機,例如舉薦耶律斜軫、庇護韓匡嗣。

耶律斜軫,前文已經多次出現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在對宋作戰中屢立奇功。起初,耶律斜軫並未獲得重視,正是由於蕭思溫的大力舉薦,耶律斜軫才得以走上歷史舞臺,併成為景宗朝一代名將。蕭思溫對耶律斜軫有知遇之恩。

韓匡嗣,遼國開國元勳韓知古第三子。唐朝末年,年僅6歲的韓知古被“斷腕太后”述律平的哥哥擄走,隨後作為述律平結婚時的陪嫁一起到了迭剌部的耶律氏。韓知古聰明好學,漸負盛名,求賢似渴的耶律阿保機就將這位漢人奴隸當成自己的智囊,韓知古的命運從此驚天逆轉。

韓匡嗣善於醫術,成為“斷腕太后”述律平的私人醫生,述律平將他當做侄子來對待,寵愛有加。穆宗時(應歷十年,960),耶律喜隱謀反,其父耶律李胡、韓匡嗣均牽扯其中,李胡因此死於獄中,喜隱被關入大牢,而韓匡嗣則是“置不問”。事後,韓匡嗣自覺地辭官回家反省,在這期間,他與景宗越走越近。這也呼應了前面的一個觀點:景宗非常喜歡拉攏皇帝身邊的人,例如弼馬溫和御醫。

在景宗朝,韓匡嗣多次犯下嚴重過失,然而卻都在“後黨”的庇護下轉危為安。蕭思溫與韓匡嗣關係緊密,蕭思溫的女兒蕭綽與韓匡嗣的兒子韓德讓更是關係緊密,當時已為“蕭太后”的蕭綽與韓德讓之間的緋聞不僅在遼國婦孺皆知,在大宋也是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把蕭思溫的關係網放回穆宗朝,再挑出幾件事羅列出來:

大女婿耶律罨撒葛,二女婿耶律喜隱;好朋友韓匡嗣。兩位女婿都是謀反發燒友,其中喜隱的一次謀反還直接牽扯到了韓匡嗣;

景宗最愛拉攏皇帝身邊的人,比如女裡、韓匡嗣,還愛結交有實權的將領如高勳,當然更願結交掌握巨量人脈資源的蕭思溫;

景宗曾多次與人(如韓匡嗣)談及“謀反”;

穆宗遇害當天,是蕭思溫“進酒上壽”,把穆宗灌醉,事後又是蕭思溫等人最早趕到案發現場,並擁戴景宗柩前即位;

殺害穆宗的幾位“兇手”直到4年以後才抓捕歸案,當時的輿論一直指責景宗辦案不力。

這也是前文所說的幾個可以作為間接證據的小細節。

穆宗遇弒也許真的沒那麼簡單,儘管穆宗“無為而治”,躺平十八年,但“景宗黨”的崛起和對權力愈發難以自控的覬覦與穆宗的年齡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穆宗年輕力壯,芳齡三十多歲,理論上再堅持二三十年似乎也不是太難的事。“景宗黨”等不到穆宗駕崩了,只好幫他駕崩。

“景宗黨”隨後也分裂為兩大派,一個是以蕭思溫為核心的,權且稱之為“後黨”,而另一派則可籠統地稱為“帝黨”,兩派由於利益分配問題而爆發了內訌。

首先發起攻擊的是帝黨,他們將“後黨”的核心人物——蕭思溫暗殺。然而他們不曾想到,蕭思溫的女兒蕭綽才是真正令人生畏的人物,不僅文治武功遠超其父,且憑藉性別優勢在人脈運作方面登峰造極。

蕭綽的身份是景宗皇后,理論上也是“帝黨”的大股東,這就比較bUG了,好比球場上的兩隻足球隊都來自同一家俱樂部。就憑這一點,蕭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帝黨”的瓦解只是時間問題。

蕭綽繼承了父親的人脈資源遺產,繼承了“後黨”政治遺產,又是皇后,所以能呼叫“帝黨”資源,還與韓匡嗣的兒子韓德讓保持著曖昧關係從而與韓匡嗣家族集團深度繫結……“帝黨”瓦解的時間不會太慢。

果然短短几年之後,景宗就被蕭綽架空,而攀附於景宗的女裡、高勳等“帝黨”中的頑固分子也遭無情剷除,在打掉女裡、高勳後,景宗徹底失去了左膀右臂,成了孤家寡人,而皇后蕭綽也敢公然以“朕”自稱了。

對於皇后的臨朝稱制,契丹人自己的解釋是景宗由於4歲時在“火神澱之變”中受到巨大驚嚇,罹患癲癇,時常無法處理朝政,故而不得不交由皇后全權處理。《契丹國志》記載“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帝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