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5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

李嗣源稱帝后,侯益自縛請死,李嗣源撫其背寬慰,仍然予以重用。李嗣源時期,侯益幾乎參與了全部重要的平叛戰爭,例如平定朱守殷、王都,然而在李嗣源死後,侯益卻拒絕了一次重要的平叛行動——潞王李從珂叛亂,也因此獲得了李從珂的信任。

石敬瑭稱帝后,魏州範延光、河陽張從賓叛亂,侯益再次扛起平叛重任,先擊斃張從賓,繼而迫使範延光投降,為後晉立下大功。累功升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坐鎮秦州。

然而不久之後,有邊境將領投降後蜀,並當帶路黨反戈攻打帝國西陲,侯益一面馳奏朝廷搬請救兵,一面給後蜀寫信說自己也想投降。石重貴不能確定他到底是真要變節投敵還是緩兵之計,本著疑人不用的原則,將侯益內遷。

遼滅後晉時,侯益入京覲見耶律德光,並表示自己並未參與“晉遼大戰”,八路的不是,良民滴大大滴,請太君明鑑。耶律德光表示非常信任他,並任命他為鳳翔節度使。

很快,遼軍敗退,劉知遠稱帝建國。侯益因自己接受了遼國的任命,擔心遭清算,心懷不安,後蜀孟昶抓住這個時機,威逼利誘,妄圖策反侯益。劉知遠於是派王景崇召侯益入朝,並囑咐說但凡侯益遲疑半步,就宰了他。

當王景崇抵達鳳翔時,劉知遠駕崩,劉承佑繼位。王景崇擔心年幼的劉承佑無法控制侯益,就自作主張,不管侯益是真降還是詐降,寧可錯殺,也不能留隱患。沒想到侯益預判了他的預判,只帶了十幾名貼身騎兵,主動跑到首都,向劉承佑表忠心。

侯益大肆賄賂朝中權貴,誣陷王景崇。王景崇一怒之下據城反叛,並將侯益的家人共七十多人斬殺。

郭威“澶州事變”時,侯益連夜投奔郭威大營投誠。郭威稱帝后,封侯益楚國公,後改齊國公,不久後退休。

趙匡胤稱帝后,恩准侯益每年僅需上朝一次即可,待他以宰相禮。

965年,侯益病逝,享年80歲,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侯益的前半生都在平叛,而後半生卻多次捲入叛變風波,經歷了整個五代時期,在五個朝廷(唐、晉、漢、周、宋)都混的風生水起。

侯益用一生的經歷向子孫們詮釋了名利場上的兇險殘酷,也換來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榮華富貴,侯仁寶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他只想過那種簡單的富二代生活,生於安樂死於安樂。侯仁寶有足夠的家底兒讓他淡泊名利,讓他苟全富貴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普通人的躺平叫破罐子破摔,侯仁寶的躺平叫淡泊名利。

樹欲靜而風不止,儘管侯仁寶窮其一生都在躲避權力鬥爭,卻仍被強行卷入盧多遜與趙普的爭鬥中,並最終成為了炮灰。不過,侯仁寶也因此擺脫了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的人生,以一個民族英雄的光榮標籤名垂青史,不知道這對於侯仁寶而言究竟是悲哀還是幸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大宋興師問罪的訊息傳來,黎桓便以抵禦大宋為由,發動了“交州事變”,逼迫丁璿禪讓,終結了丁朝,建立了“前黎朝”。致敬“陳橋兵變”了屬於是。

隨後,黎桓上表大宋朝廷,為自己的行為做了辯解,大意是說俺們這地兒民風彪悍,不服幼主,臣奉命於危難之間,權且攝政,威懾眾蠻夷部落而已,說到底是幫大宋看管蠻土嘛,請求大宋朝廷予以正式任命。

趙光義心說這是我見過的第二個把篡權說得如此清新脫俗的人,第一個是我哥。而且大宋在開戰初期接連告捷,所以趙光義已讀不回,幹就完了。

白藤江之戰後,黎桓十分乖巧懂事地再上一表,向趙光義賠禮道歉,而且是以丁璿的名義上表,聲稱一切都是誤會,罪該萬死的衝撞了王師虎威……以丁璿的名義上表,證明黎桓並未篡權,如此則大宋失去了用兵的理由;雖取得大勝,但仍低姿態地賠禮道歉,給足了大宋面子。然而這封心機頗重的奏章同樣已讀不回。

黎桓死乞白賴地再上一表,自稱交州三使留後,而仍以丁璿的名義上表求冊封,乞求天朝大國的認可。

這一次,趙光義終於給了回覆,大意是丁氏傳襲三世,保據一方……既然丁氏如此信任倚重於你,那不如這樣,我冊封丁璿為統帥,你為副統帥,雖為副統帥,卻掌管實際事務,等到丁璿成年之後,你再把權力交出來,也不失周公旦之美名;亦或者丁璿痴傻庸聵,難堪大任,那就請你把他母子送到我這裡,只要他們到了我這裡,我就立刻制授你節鉞,讓你名正言順地統治交州。二選一,你看著辦吧。

兩個選項似乎都對黎桓有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