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9章 終結者——趙匡胤4

趙匡胤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無死角全覆蓋,下面將挑幾個重點事例作為趙匡胤改革的補充: 一,政治改革 宋初沿用了後周的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趙匡胤尊重並厚待三人,但仍然不出意外地瓦解了三人的實權。先將他們的“參知樞密”頭銜罷免,並給自己的親信——樞密使吳延祚加了“同中書門下二品”(實際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吳延祚的父親叫吳璋,所以趙匡胤很貼心地幫他避諱),等於限制並回收了“週三相”的權力。 隨後(964年正月)三人集體遞交辭呈,改由趙普獨相。這是自古罕見的“獨相”,很多人由此大做文章,特別是在渲染趙普經天緯地之能力時,然而事實上趙普並不能做到權傾朝野,因為他的老闆趙匡胤同志十分體諒他的工作辛苦,貼心地幫他安插了幾個副手,以呂餘慶、薛居正為參知政事,後來又讓二人與趙普一起“知印押班奏事”,史籍明確記載道:“以分其權”。 不僅如此,趙普在拜相之後得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監修國史,趙匡胤親自點名的,等於變相限制了趙普的一部分相權。關於限制趙普的故事將在後文詳述。 這裡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按照規定,新宰相的任命狀需要由現任宰相簽字,但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是同一天辭職走人的,趙普的任命狀就找不到人簽字了,尷尬了。於是趙普向趙匡胤反映這個程式上的小BUG。 趙匡胤倒是爽快,“這還叫事兒嘛,朕給你簽字就行了。” 沒想到趙普拒絕地更爽快,說這不符合法律法規,不具備法律效益。 面對這道死題,最終竇儀給出了一個和稀泥的方案,說皇弟趙光義不是掛著個“同平章事”的頭銜嘛,這就是宰相啊,讓他簽字。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趙普是何等人?難道是咬文嚼字鑽牛角尖的腐儒?君臣二人看似無足輕重地聊天打屁,背後卻暗流湧動,隱藏著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趙匡胤強調皇權的至高無上,而趙普則針鋒相對地竭力維護千百年來的封建官僚體系和權力秩序,這套秩序的精華就是相權對皇權的限制和約束。 由宰相簽字,那麼趙普就是這個體系的產物,他要對這個體系負責,而不是對大宋朝負責,更不是對趙匡胤本人負責;趙匡胤簽字任命,那麼趙普的法統就源自趙匡胤本人,他需要向趙匡胤本人負責。 最終,還是讓“宰相”趙光義簽字了事,說明在這一回合,趙匡胤並沒有壓過趙普,趙普小勝。但這種小勝在相權與皇權之爭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能說聊勝於無吧,那也只能是騎車放屁對加速度的作用。 同日罷三相,文官集團被趙匡胤拿捏地死死的。雖然給趙普設定了重重限制,趙匡胤對他還是不放心,所以繼續提高翰林學士的實權,以繼續分化、削弱宰相權力。 趙匡胤不僅賦予了翰林學士參與國事討論和決策的權力,還特意指示他們可以繞開宰相,直接與皇帝本人溝通,不是暗示,而是明示。這就等於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宰相。 另外,趙匡胤還從形式上削弱了相權,廢除了長久以來的“坐而論道”。 從唐朝到五代,皇帝在與宰相商討國家大事時,都要給宰相賜座,即“坐論之禮”,君臣坐而論道,不僅賜座,還要賜茶。而趙匡胤對後周的這三位宰相就沒那麼客氣了,在討論國家大事時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不再賜座,三人也因懼怕趙匡胤而不敢提醒,只能規規矩矩地站著彙報工作,或者直接把工作報告提交上去,連跟皇帝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了,久而久之,先例就成了慣例,從此之後,宰相們再也沒有機會與皇帝平起平坐了,皇帝的威嚴得到了彰顯。 趙匡胤理想中的宰相應該是什麼樣呢?答:範質。 964年9月,前宰相範質病逝。在他病重期間,趙匡胤多次探望慰問,結果尷尬的一幕出現了,範質家裡竟然沒有像樣的招待客人的餐具、酒具、茶具。太寒磣了,趙匡胤當場下令御賜果床、酒器等。 “好歹是個宰相,怎麼窮成這樣了?宰相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範質如實回答,說自己是個老宅男,當宰相的時候從來沒有私人宴請,家裡只招待貧賤時的老親戚,所以一直沒有準備奢華考究的酒具餐具,並不是買不起。 唐末五代時,宰相們經常收受各方藩鎮的賄賂,與藩鎮眉來眼去、不清不楚,而自從範質當了宰相,這種不正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前文提到吳越國曾送給趙普重金,被趙匡胤當場撞破,惹得趙匡胤非常不悅,趙普則嚇得瑟瑟發抖。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五代時的宰相大肆收受地方藩鎮的賄賂,這是藩鎮割據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範質死後,趙匡胤將他捧為宰相的榜樣,親口贊他“朕聞範質居地之外不殖資產,真宰相也!”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