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9章 亡國之兆

【亡國之兆】 1,血雨腥風 此前,柴榮謀劃伐蜀時,蜀地突降血紅色的大雨(天雨血); 960年,趙匡胤稱帝,後蜀皇太后夢見衛聖神龍辭別皇宮; 961年就更邪乎了: 自春至夏,滴雨未下,引起旱災,旱災照例又導致蝗災,蝗災蔓延到了成都;10月,漢州突發火災,數百戶無家可歸,據說是從井中躥出一條火龍,火龍騰空而去,大風持續數日,隨後便從天上掉下來一個火球,引發了本次火災,個人感覺更像是隕石墜地;11月,孟昶在題寫“兆民賴之”四個字的時候,竟然將“兆”誤寫為“趙”。 962年,壁州白石縣發現巨蛇,長白餘丈,粗八九尺…… 總之,各種光怪陸離、牛鬼蛇神。 2,最早的春聯 965年春節,孟昶讓翰林學士在寢宮門上題寫“桃符”,前一年是翰林學士辛寅遜題寫的,孟昶嫌其字跡不夠漂亮,於是今年親自上陣,御筆題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歷史上有記錄的最早的春聯。 這幅春聯一語成讖。還沒出正月,後蜀就滅亡了,趙匡胤任命呂餘慶知成都府,應了“新年納餘慶”,而趙匡胤登基後,其壽誕節(生日)就叫“長春節”,應了“嘉節號長春”。 另有一說是皇太子孟玄喆在其寢室門上題寫“天降餘慶,聖節長春”。 3,“召主收贖” 蜀地有一種習慣,每當人們需要資金週轉,就在大門上貼出告示,雲“召主收贖”,以便招徠放高利貸者上門典當,類似今天的“旺鋪出租”、“吉房轉讓”。 後來,有好事者分析,說“召”的諧音是“趙”,“贖”的諧音是“蜀”,“召主收贖”的諧音就是“趙主收蜀”。 4,萬里朝天 成都的官場流行一種“鞭文化”,文武百官爭相把馬鞭做的很長,騎在馬上,手腕一垂,馬鞭能觸到地面,這才算高大洋,才算高雅,還給這種馬鞭起了一個名字,叫“朝天”; 蜀地的婦女們也流行一種高高的髮髻,越高越美,這種髮型被叫做“朝天髻”; 蜀地的流行歌手們創作了一首新曲子,長期制霸榜單,名為“萬里朝天”…… 這也朝天,那也朝天,孟昶後來果然就踏著萬里崎嶇山路,朝見天子去了。 【伐蜀】 963年,大宋收復兩湖地區,將駐兩湖的後蜀外交人員遣返。前文有云,表面是向後蜀示好,實際則是借用他們之口向蜀人描述大宋泰山之勢與統一之志,讓後蜀掂量掂量,早擇福禍。 孟昶果然破防了,在宰相李昊的勸說下,終於準備派遣使節向大宋稱臣。 正當此時,樞密使王昭遠卻跳了出來,極力反對。 王昭遠是孟昶的嫡系心腹,後文還會詳述,正因他是孟昶的心腹爪牙,所以官運亨通、火箭上升,無尺寸之功而驟升樞密使高位。於是,他的幕僚張廷偉勸他,說你素無勳業,而驟然升為樞密使,文武百官對此說三道四,若不在此時建功立業,那該如何扭轉輿論? 王昭遠嘆口氣,說我也明白這個道理,我不是不想出風頭,可我該如何建功立業呢? 張廷偉給出的建議就是勾結北漢,相約南北夾攻,使中原背腹受敵,然後趁機侵佔關西、關中、甚至關東地區,問鼎中原。 王昭遠深以為然,為了“建功立業”,他義無反顧地將後蜀拖入火坑,將全國人民作為他升官發財的賭資。他極力建議孟昶向長江上游增派兵力,扼守峽路,分守險要,然後聯合北漢,如此,進可收關西、爭關東,退可保川蜀,萬全之策也。 孟昶聽從了王昭遠的建議,在長江上游增設水師,同時派人秘密聯絡北漢。 勾結北漢、南唐對抗中原,是蜀地的常規操作,為什麼孟昶還會認為王昭遠的提議是一條可行的妙計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孟昶對王昭遠的絕對信任,這將在後文詳述;二是北漢和他背後的契丹已經在與大宋拉鋸扯皮。 近幾年,北漢屢屢在騷擾北宋邊境,在潞州、晉州等地區均有小動作,就在收復兩湖之前,大宋打算在擴建益津關的軍事據點,還遭遇到契丹名將高勳的騷擾阻撓,最終也沒能建成。 北漢、遼與大宋之間斷斷續續的軍事衝突,隨時可能升級成大戰,此時後蜀的加入很符合北漢、遼的訴求,因此夾攻中原的號召必然會得到響應。 這就是孟昶的底氣。 然而就在最近,大宋與契丹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963年8月,駐守大宋北大門的王全斌、郭進、曹彬等進攻北漢的樂平縣,三戰三勝,攻佔樂平,並設定為“平晉軍”。北漢搬請遼國救兵,展開反撲,宋軍亦增兵備戰,結果契丹人發揚了帝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在距離平晉軍三十里的地方撤退,北漢自知不敵,也引軍退去。 退?來而不往非禮也。趙匡胤派曹彬等人聯合晉州、潞州駐軍,進入北漢境內作戰,佔領了遼州、石州和一些邊境縣城。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