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4章 正陽戰役(上)

【正陽戰役】 後周顯德二年(955)11月,三條戰線都傳來好訊息。 北路:潞州奏,破河東(北漢)賊軍於祁縣;邢州奏,河東劉崇死。 西路:西南方面軍總司令王景奏,收復鳳州,至此,秦、鳳、成、階四州全部收復,後蜀乞和,“秦、鳳戰爭”結束。 南路:淮南前線李轂奏,先鋒總指揮白延遇破淮賊於來遠鎮。 到了12月,柴榮又連續收到前線發回的兩條捷報:破淮賊二千人於壽州城下;破淮賊千餘人于山口鎮。 中原人在勝利的喜悅中,迎來了喜慶祥和的春節。 顯德三年(956)正月初一,柴榮不受朝賀。雖然心情激動,但畢竟是在進行殘酷的戰爭,一般情況下,如有戰爭、天災或太后大病等,皇帝都會不受朝賀。 正月初三,前線又發來捷報:破淮賊於上窯。 連戰連捷,後周軍隊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柴榮意氣風發,遂下詔:正月初八,哥要御駕親征! 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南唐繼任壽州節度使的是名將劉仁瞻(又作劉仁贍)。劉仁瞻的父親是淮南集團的元老功勳、楊行密“三十六英雄”之一的劉金,劉仁瞻的哥哥劉仁規,喜提楊行密之女。 當壽州監軍吳廷紹奏請罷免“把淺”時,劉仁瞻急忙上疏勸阻。劉仁瞻雖然根紅苗正,但他在李璟的眼中,是節度使、藩鎮軍閥、地方勢力、武夫集團,而吳廷紹是監軍、“自己人”。所以李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相信吳廷紹,裁撤了“緣淮把淺兵”。劉仁瞻對此痛心疾首,卻也無可奈何。 等11月,後周正式向淮南宣戰的時候,淮南軍民措手不及,惶恐不安,唯獨劉仁瞻神情自若,指揮排程有條不紊,於是,壽州軍心漸漸得到穩定。劉仁瞻料到會有今日,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李璟得到後周果真南征的訊息後,第一時間想到了劉彥貞。“哥錯怪你了,狼真的來了。” 來看李璟的應對:以劉彥貞掛帥(北面行營都部署),率領兩萬大軍進駐壽州;以皇甫暉為援軍總司令(應援使)、姚鳳為援軍監軍(應援都監),率三萬兵馬進駐濠州定遠縣;召宋齊丘入朝,謀國難。 濠州在壽州以東,同樣是沿淮重鎮,向西溯流而上可以支援壽州,向北則可以威脅宿州、徐州,圍魏救趙;同時也可以防止後周聲東擊西,從淮河下游搞偷襲。所以李璟派劉彥貞率兩萬人去壽州,卻向濠州派去三萬人。 至於召宋齊丘入朝,就不用多說了,一隻老謀深算、陰險狡詐的老狐狸,此時還是可以發揮餘熱的。 由於南唐初期的戰略誤判,使得後周先鋒部隊很快就推進到了壽州城下。 後周李轂在正陽鎮搭設浮橋。正陽鎮,今天的安徽省壽縣正陽鎮,當時亦屬壽州,在壽州與潁州之間,夾淮為鎮,是重要的戰略要地,當初朱溫徵淮,攻壽州不克,就是由正陽退回淮北。 戰鬥打響後,吳越國派來使者向後周進貢,祝柴榮新年快樂,柴榮趁機給吳越國錢弘俶下詔:配合王師攻打南唐,並指示吳越國要多路出擊。吳越國不敢怠慢,於當月(955年12月)出兵攻打南唐。 顯然,這是貫徹執行王樸的戰略方針,要在兩千里長的戰線上多路擾襲,使南唐疲於奔命,消耗其實力、暴露其弱點,伺機圍點打援。 956年正月初六,柴榮以向訓為汴州留守,王樸為副留守,韓通為京城衛戍部隊總司令;又以李重進為先頭部隊,先行一步進駐正陽浮橋,以白重贊率軍三千屯駐潁州潁上縣,作為正陽鎮的防禦縱深;正月初八,柴榮親率主力大軍,向壽州進發。 壽州前線,李轂雖然推進到了壽州城下,但壽州城防堅固,是當年朱溫都啃不動的硬骨頭,又有名將劉仁瞻的坐鎮指揮,李轂久攻不克。 這時,淮將劉彥貞率兩萬援軍投入戰鬥。 劉彥貞進屯來遠鎮,先派出數百艘戰艦,沿淮河直衝正陽浮橋,據記載,劉彥貞來勢洶洶,“兵車旗幟亙數百里,戰艦銜尾蔽淮而上”。 陸軍連綿數百里,水面艦艇則能填滿淮河。這可嚇壞了李轂,急忙召集諸將,說我軍本來就缺乏水面力量,如果浮橋被賊軍切斷,那麼我們將進退兩難、腹背受敵,到時候恐怕一個都別想活著離開淮南,不如先保住正陽浮橋,等待皇上大駕。 於是,李轂緊急解壽州之圍,全軍焚營後撤,退保正陽。撤退很快變為潰退,不僅丟失了許多軍需物資,更有士卒趁機逃亡,從後方徵調來的役夫也有很多被敵軍俘虜。 柴榮剛出汴州,就得到了李轂從壽州撤圍的訊息,大怒,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前往制止,可當傳旨官趕到前線時,已經來不及了。柴榮立刻命令李重進加速前進,並給出作戰指示:唐兵且至,宜急擊之。 然而四天後,柴榮又收到了李轂的最新奏報: “賊軍的艦隻在淮河中央航行,處於我方射程之外,如果浮橋失守,則軍心動搖,對我軍極為不利,所以我才退保浮橋。現在,賊軍的艦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