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4章 二徵太原

【二徵太原】 968年的首徵失利,趙匡胤並不甘心,短短三個月後就捲土重來,對北漢展開了第二輪大規模軍事行動。 969年正月,趙匡胤調兵遣將,在磁、晉、潞等邊境重鎮屯集重兵。2月,派曹彬、党進等將領做前鋒,先行開赴太原。 趙匡胤痛定思痛,認真總結了首徵失利的教訓,一共有兩點:北伐太原最大的阻礙不是羸弱的北漢,而是遼國援軍;宋軍缺乏御駕親征的BUFF加持。 趙匡胤對症下藥,於2月下詔親征太原,這也是趙匡胤登基之後唯一的一次對外親征。下詔前,趙匡胤曾徵求老臣魏仁浦的意見,魏仁浦回答說欲速則不達,勸趙匡胤不要急於北伐。趙匡胤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趙匡胤以皇弟趙光義為汴州留守,樞密副使沈義倫為大內部署,負責看家守塔;命李繼勳為前軍總指揮,趙贊為馬步軍都虞侯,先打前站,趙匡胤隨後出離京師,御駕親征。 正值相州彰德軍節度使韓重贇來朝覲見,趙匡胤交給他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此番北伐,契丹必來救援,很大機率會採取圍魏救趙、避實擊虛之策,他們認為我們鎮州、定州防守薄弱,因此會選擇從太行山以東入寇,藉以逼迫我軍舍河東而保河北。你要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務必痛殲契丹援軍!” 隨後,趙匡胤任命韓重贇為北方集團軍總司令(北面都部署),以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郭延義為副。 北漢驚魂未定,尚未恢復元氣,忽聞宋師再次大舉北伐,朝廷裡立刻變得雞飛狗跳,一面調兵遣將予以阻擊,一面加緊向遼告急求援。 969年的第一場救援,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因為遼國內部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案件——遼穆宗遇弒身亡。 遼穆宗是遼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昏君,沒有之一。關於他的故事將在後文詳述。公元969年2月,宋軍捲土重來,發動第二次北伐太原的戰爭,與此同時,遼穆宗終於被弒殺,繼任者是遼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賢,即遼景宗。 遼穆宗死在外出打獵的行宮裡,耶律賢在親信女裡、大將蕭思溫、南院樞密使高勳等人的擁戴下,率千餘騎兵馳赴行宮。蕭思溫、高勳的名字在前文已經反覆出現,後文會有詳細介紹,在此簡單一提,二人均是遼國的實權人物,有了這二人的支援,耶律賢自然可以順利即位。 遼國忙於皇位更迭,所以沒能在第一時間及時派出援軍,這就給大宋的北路方面軍留下了充裕的時間佈防設伏。 北漢派大將劉繼業、馮進率大軍禦敵,兵屯團柏谷。前鋒指揮官陳廷山率數百騎兵偵查宋軍動向。 巧了,轉角遇到愛。陳廷山正好跟宋軍先頭部隊李繼勳撞了個滿懷,當機立斷,率部投降,並立刻化身帶路黨。 北漢主力部隊原本就在人數上處於劣勢,又缺少了情報支援,忽見宋軍神兵天降,頓時自亂陣腳,惶恐驚駭,不戰自潰。劉繼業、馮進率殘部逃回太原。李繼勳則乘勝追擊,一路追到太原城下,圍城設柵,物理意義上的包圍。 郭無為趁機勸劉繼元投降,說太原已經是孤城一座,陷落在即,最好早擇福禍。劉繼元不從,堅持要等遼國援兵。 這時候,遼國來人了。不是軍隊,而是冊禮使。劉繼元即位後第一時間向遼國告哀告即位,乞兵乞冊封。遼國派韓知範為冊禮使,冊封劉繼元為皇帝。派韓知範來冊封的,還是遼穆宗,如今他老人家墳頭草都一丈高了。 在夜色的掩護下,太原守軍將遼國使團悄悄接入城中。次日為遼國冊禮使韓知範等人舉辦接風洗塵歡迎酒宴。酒席剛剛擺上,不和諧的一幕突然出現,庭院中有人嚎啕大哭,眾人循聲望去,放聲痛哭者竟然是權臣郭無為。 郭無為成功引起了眾人的圍觀,隨後便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而他接下來的舉動更讓眾人驚呆下巴。只見郭無為痛心疾首地哭道:“奈何以孤城對抗百萬之師乎!”接著便做出要自殺的動作。 劉繼元急忙飛身下殿,一把將他摟住,奪過他手中的匕首,把他攙扶到宴席上,好言相慰。 郭無為此番表演是要勸降劉繼元,順便瓦解北漢的抵抗意志。 如今,北漢內部仍存在巨大的路線分歧,背後隱藏著無比激烈的政治鬥爭,這便是以郭無為為首的“投降派”和以劉繼元為首的“抵抗派”之間的鬥爭。 之所以稱劉繼元是“抵抗派”而非“親遼派”,是因為劉繼元跟劉承鈞一樣,也希望早日擺脫遼國的控制,但迫於實際形勢而不得不暫且依靠遼國,實際上劉繼元在反遼方面比劉承鈞還要大膽、激進,後文即將提到他對遼國的態度和在反遼鬥爭中幾近瘋狂的魄力。 郭無為的投降主張也不僅僅是停留在大聲疾呼上,他的手段同樣大膽而狠毒。在此之前,北漢禁軍高階將領蔚進已經被他排斥出朝廷,而忠於劉氏的名將劉繼業之所以在前線一觸即潰,也與郭無為的背後掣肘密不可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