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3章 陳橋兵變之天有二日

【天有二日】 “兵變”一詞是本書出鏡率最高的詞彙之一,自唐末以來,各種兵變多如牛毛,而公元960年春節期間的“陳橋兵變”,則是殘唐五代、乃至整個古代史最著名的兵變。 然而權威史料卻對這段歷史諱莫如深。道理很簡單,為五代修史的,正是“陳橋兵變”所孕育出的大宋王朝,大宋王朝又偏偏頑強存活了300餘年。 《宋史》的成書又頗有意思: 其一,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就按照慣例,下詔為前朝修史,但這位馬背上的蒙古大佬並未真正重視這件事,導致無果而終。當朝廷真正著手為宋朝修史的時候,已經是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距離“陳橋兵變”過去了近400年,那個時候,元朝都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其二,牽頭修撰《宋史》的,是兩位“外國人”,一位是蔑裡乞·脫脫帖木兒同志,一位是阿爾拉·阿魯圖同志。其中,阿爾拉·阿魯圖同志根本不懂漢文…… 蔑裡乞·脫脫帖木兒,也被音譯為“托克托”,而他最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脫脫”,很卡哇伊的蒙古蔑裡乞部毛臉摳腳大漢。 兩位蒙古是掛名督導,實際參與修撰《宋史》的是二十多位漢人史官。 其三,史館編修們在編撰《宋史》的同時,還要編撰《遼史》與《金史》,工作量巨大。 其四,《宋史》記錄了大宋朝300餘年間的歷史,共496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為龐大的正史,沒有之一。卷軼浩繁,其“列傳”共收錄了兩千餘人,比《舊唐書》多一倍;其“食貨志”則是《舊唐書》的七倍! 其五,如此海量的工作,卻僅僅耗時兩年半。至正三年(1343)3月,皇上下詔編撰;至正五年(1345)10月,宣告完成。 綜合起來,就是說在“陳橋兵變”發生的近400年後,兩位外國人牽頭20多個漢人史官,編寫大宋300多年間的歷史,還要同時編寫契丹人200多年的遼國曆史和女真人100多年的金國曆史……兩年半,完工。 當我們瞭解《宋史》的修撰背景後,也許就會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一切缺點了,向元朝史官們道一聲:“您辛苦了!” 元朝史官:“我太難了。” 一般認為,《宋史》的編寫比較草率,對史料的真偽缺乏鑑別,資料也沒有經過精心剪裁,幾乎就是將手頭現成資料的複製貼上,而且結構也較為混亂,其價值觀也存在歷史侷限性……所以自元朝後,歷代均有重修宋史者,例如明朝《宋史質》、《宋史新編》、《宋史記》;清朝的《宋史筌》等等。 回到話題的開頭,當我們瞭解了《宋史》的成書背景後,也就不難理解“陳橋兵變”的迷霧重重了。宋朝人的隱瞞和粉飾,為幾百年後的元朝史官出了這道世紀難題。 我們也只能透過隻言片語的間接記載,來推測當時的情形。老規矩,本書接下來將以權威正史為基本模板,先簡述事情經過,再結合多方史料給出合理的分析和符合邏輯的推測。 按照官方權威史書的描述,契丹與北漢聯軍南下寇邊,趙匡胤同志臨危受命,率領帝國最精銳的武裝部隊——中央禁軍,火速趕奔河北前線,抵禦外敵,替主分憂。 然而隨同出征的官兵們卻十分不情願,因為現在是春節長假期間,正月初三。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皇上是個6歲半的小屁孩兒,他能與先帝柴榮相提並論嗎?萬一朝中出了奸臣,那我們這些前線將士的命運又該通向何方? 所謂主少國疑,一層陰霾籠罩在這支軍隊的上空,誰都在想,但誰也不敢說出來。 在枯燥乏味的行軍過程中,一位名叫苗訓的占星者忽然駐足不前,把臉抬成45度仰角,目不轉睛地盯著蒼穹,捋著鬍鬚低聲沉吟道:“怪哉!” 這個反常的舉動立刻吸引了眾軍卒的圍觀,大家紛紛向他注視的方向看去,隨後便更加疑惑,天上既無奇珍異獸,也無UFO,甚至看不出任何異樣。 一位名叫楚昭輔的將領趕來維持秩序,苗訓卻拉住他,引他一同觀瞧,“看到了嗎?天上有兩個太陽,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下面那個正在追逐上面那個。” “啊?!” 將士們開始騷動了,有人還在疑惑,但已經有人開始附和,“看到了!兩個太陽!” 見人群開始騷動,苗訓便神秘兮兮地對楚昭輔說道:“此乃天意,人力不可違也。” 什麼天意?自古有云,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今,天上兩個太陽,當然就說明人間有兩個天子嘍。 當晚,大軍行進到距離汴州城約20公里的陳橋驛安營紮寨。此時,軍隊裡議論紛紛,終於有人戳破了那層窗戶紙。 “皇帝幼弱無知,我們為國殺敵,誰能知曉?不如擁立一個能替大家做主的人,再去立功,求取富貴!” 擁立誰呢?當然是咱們的最高統帥、身經百戰且愛惜士卒的趙匡胤同志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