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5章 騙局

【騙局】 主流觀點常把矛頭指向宰相範質,說他在收到契丹南下的訊息後,不辨真偽,就倉促遣兵,沒能及時識破趙匡胤的陰謀。 客觀來講,不能埋怨範質的很傻很天真,因為“契丹南侵”這個謊言實在太像真的了,甚至容不得大家不相信。 首先,古人云,乘喪出兵,大不義也。然而契丹和北漢均有乘喪出兵的優良傳統,是有前科的,例如“高平之戰”不就是趁郭威駕崩、柴榮新即位而發動的嗎? 其次,就在半年前,柴榮北定三關,對契丹發動了突襲,盡收瓦橋關以南的土地,兵鋒直指遼國的南京——幽州。有道是,打人一拳須防人一腿。契丹人豈會善罷甘休?半年的時間積蓄力量,組織反撲,搞一次報復性軍事行動,完全在情理之中。 第三,邊境重鎮——鎮州、定州發來的正式奏章,非小道訊息或民間傳聞。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第四,早在半年前,柴宗訓即位的第四天,契丹就對鎮州一帶進行了遊擊襲擾,“北面兵馬都部署韓令坤奏,敗契丹五百騎於霸州北”。 所以範質等人的“不辨真偽”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你若指責他不辨真偽,那麼他該反問你一句,“咋辨?” 為何派趙匡胤? 因為經過柴榮同志的軍事改革,帝國精銳在禁軍,禁軍分兩個獨立的部分,即侍衛司和殿前司,其最高長官分別是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和殿前都點檢。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是李重進,但他身在揚州,只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京師。 趙匡胤率禁軍北上迎敵,合情合理。當然也可以由別人掛帥,比如那個6歲半的柴寶寶。 為何把全部精銳悉交趙匡胤? 強敵當前,又缺少柴榮親征的BUFF加持,趙匡胤提出要擁有更多的兵力,也在合理的範疇之內。 一切都看似合理,只是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被忽略了——遼漢侵略軍呢? 就在本月月底,正月29日,鎮州送來最新奏報:“契丹與北漢軍皆遁”。 契丹與北漢簡直是MVP金牌輔助。來得很是時候,走得更是時候。與之相比,契丹在郭威“澶州兵變”中的表現,只能是銀牌輔助。 太會演了。 下面,讓我們化身神探,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讓犯罪嫌疑人——趙匡胤露出馬腳。 《宋史》當然是中原人的一面之詞,如上文所述,不足為深信,讓我們翻看大遼國的權威史書——《遼史》,來尋找蛛絲馬跡。 結果……《遼史》竟然對這次“入侵”事件隻字未提。 無妨,再開啟《契丹國志》,果然,這次有了驚人的發現,《契丹國志》中竟然真的記載了這次“入侵”,但驚喜過後,我們失望地發現,這條線索不能說是屁用不頂吧,起碼也是毫無卵用,因為它援引、照搬了《宋史》的說法。簡直匪夷所思。 從遼國這邊是得不到什麼有用的線索了,下面我們將提審另一位重要證人——北漢。 終於,我們在北漢身上發現了重要線索,《十國春秋》中赫然記載道: “天會三年……十一月,遼師謀會我兵攻周鎮定二州。” “天會”是北漢劉承鈞的年號,天會三年即959年,也就是柴榮駕崩的那一年。據《十國春秋》記載,在這一年的11月,遼國約北漢攻打後周的鎮定二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謀”出兵,不是真出兵。 口嗨怪。 線索就此中斷,但我們已經可以透過現已掌握的線索來理出頭緒了。下面給出分析結果: 在959年的11月,遼國確實派人來約北漢南下,有可能是派了個使者傳達資訊,也有可能是遼國直接出動了軍隊,來太原會師。但是,即便是遼國出動了軍隊,也並不意味著遼國人想要發動戰爭,他們的目的是訛詐北漢。 “我,契丹爹,打錢。” 此前,遼國人就曾以攻打潞州為幌子,痛訛北漢一刀。所以這次契丹爹又以攻打鎮、定為幌子,訛詐北漢,合情合理又合法。這就是北漢的官方記載只有“謀會我兵攻周”,而之後再無後續的原因了。 遼漢南侵鎮、定,並非空穴來風,只不過被別有用心的趙匡胤集團加以利用,借題發揮罷了。 遼國人約北漢討論攻打鎮、定,是在959年11月,一個多月後的960年1月1日,汴州收到遼漢南侵的奏報。 請注意,這條奏報是鎮州、定州最高統帥發來的正式公文,並非江湖流言或坊間傳聞,而且是十萬火急加急(馳奏),容不得朝廷派人核查複審,所以宰相範質等人選擇了相信。 至此,陪審團一致認為:宰相範質等人“不辨真偽”的指控不成立。 趙匡胤集團借題發揮,炒作“遼漢南侵”,他們為何篤定這是遼國對北漢的敲詐勒索呢?萬一他們動真格的怎麼辦? 答案也許顛覆了一部分人的認知:趙匡胤也不能確定遼國的真實動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