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3章 徵淮之楚州戰役(上)

拿下濠州後,柴榮繼續沿淮向東推進,攻克了楚州的月城。南唐失去了淮河控制權,沿淮重鎮淪為一個個待宰的羔羊。 失去淮河控制權後,李璟也意識到江北之地不保,於是連忙進行了戰略轉移,主動放棄東都揚州。 在李璟的命令下,南唐軍隊把揚州的物資糧餉搬運一空,一把火將揚州化為灰燼,然後驅趕著百姓轉移到長江以南。 同樣是撤出揚州,此前後周佔領軍撤離揚州時,將物資封存,對百姓秋毫無犯,保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反觀李璟,卻是一副“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的面貌。 自毀揚州,南唐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訊號:江北,不要了。 你不要,我要。 柴榮立刻派兵從楚州南下,派郭廷謂率濠州舊部攻打揚州西北面的天長縣,派禁軍鐵騎將領武守琦率領數百騎兵經揚州東北面的高郵進入揚州接管。 武守琦抵達揚州後,發現傳說中繁華富饒的揚州城已經是一片焦土,城裡只剩下十幾個被拋棄的重病殘疾的老人了。 沿淮河由西往東依次是壽州、濠州、泗州、楚州。 自楚州南下就是揚州,在楚州和揚州之間,還有湖泊和河流,水運通暢。揚州在長江北岸,與南岸的潤州隔江相望,從潤州沿長江溯流而西,就是南唐的首都昇州,而順著長江往東,則是常州。 可以看的出來,楚州不僅是淮河控制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更是向江南投送兵力的重要樞紐;而揚州則決定著跨江作戰的主動權,失去揚州的南唐,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柴榮開始了新一輪的部署:親率領主力,繼續圍攻楚州;派禁軍將領王漢璋向東攻打海州,啃掉南唐在淮河流域最後一個據點;另派兵攻打揚州東面的泰州。 泰州位於揚州以東,與常州隔江遙望。這裡也是與吳越國接壤的地方,後周接管泰州,意味著後周與吳越國即將達成物理上的聯合。 常州是南唐與吳越國之間重要的戰略要地,戰爭之初,吳越國就發動“常州之戰”,由於內部將帥不睦以及南唐大將柴克宏等頑強抵抗,最終以吳越國的失敗告終。如今,後周兵臨長江,佔據泰州,如果再有“常州之戰”,勝負就不好說了。 在柴榮徵淮之前,揚州一帶流傳著一首童謠,“檀來也”,人們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所云何物。某日,揚州建春門出現一隻揚子鱷(鼉),當地人俗稱之為“檀出於水”,於是人們以為這就是童謠應驗了。結果等後周軍隊到來後,謎題才真正破解,後周的先鋒部隊是北方騎兵,他們唱著蕃歌,頭一句就是“檀來也”。 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李璟的心哇涼哇涼的。江北重鎮逐一淪陷,防線層層收縮,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契丹,也終於本相畢露,對南唐恩斷義絕,此前派去的求救使者,還能得到“下次一定”的敷衍,現在,連謊話都懶得編,實話實說了,“我們會提供除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南唐求援使者段處常見遊說契丹不成,於是向契丹人提出想去太原旅遊。顯然,段處常不是來旅遊,而是來尋求北漢的幫助,促成南北夾攻後周之大事。 對於段處常的到來,北漢劉承鈞表示熱烈歡迎,“北漢主厚禮之,留數日”,然而每當提及“漢、遼、唐聯盟”、“南北夾攻”等話題時,劉承鈞都只是掛著尷尬且不失禮貌的微笑,顧左右而言他了。 因為就在一個月前,北漢還被契丹爸爸狠狠訛了一波。 劉崇甘當兒皇帝,與契丹結為父子之國,自稱“侄皇帝”,尊稱遼世宗耶律阮為“叔天授皇帝”。如今,遼國皇帝是遼穆宗耶律璟,與世宗耶律阮平輩;北漢則是劉崇之子劉承鈞。按輩分,劉承鈞應該管遼穆宗叫爺爺。 不過劉承鈞在給遼上書時,只稱兒,不稱孫,遼國給其的回信亦稱他“兒”。孫子不好聽,兒子多親切。父子之國嘛,順嘴,沒毛病。 一個月前,契丹大同節度使崔勳率領契丹鐵騎“嘩啦啦”來到太原,聲稱要幫北漢南侵後周。 劉承鈞自襲位以來,休養生息,彌補戰爭創傷,不願南征。樹欲靜而風不止,兒欲宅而爹不讓。劉承鈞被迫派大將李存環率兵跟隨。 大軍氣勢洶洶地衝到潞州城下。潞州守將嚴陣以待,“河東賊子,勾結胡虜,無故犯疆,意欲何為?” 李存環苦笑一聲,扭臉看契丹主將崔勳。 崔勳一臉兇相,催馬向前,抬手點指,厲聲喝道:“以後你們不許那樣了啊。走!” “嘩啦啦”契丹大軍有序北返。 你以為他幫你推塔,實際是吃一波兵線就走。 明知契丹爸爸訛人,劉承鈞也只能笑臉相迎,拿出錢糧玉帛犒賞契丹大軍。契丹人吃孫喝孫不謝孫。 劉承鈞唯一的奢求,就是契丹爸爸以後能夠簡化程式,只一句“我,契丹爹,打錢”足矣,何必勞師動眾。 挾洋自重,無異於飲鴆止渴,到頭來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才是石敬瑭父子、劉崇父子的肺腑之言。 段處常從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