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1章 徵淮三大戰役之壽州戰役

【徵淮三大戰役之壽州戰役】 3月7日,柴榮徵調附近州縣的丁夫在渦口(鎮淮軍)夾河築城,並將下蔡浮橋轉移到此,從此控制了淮河水面,使得淮河下游方向的援軍再也無法支援壽州。 由於連日的暴雨,導致淮河水位暴漲。南唐濠州都監郭廷謂趁機出動水軍,想要偷襲夾城,焚燬浮橋,結果被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贊提前偵查到,於是設伏敗之。 趙匡贊,與趙匡胤是異父異母的親同事,兩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趙匡贊原名趙美,後改名為趙匡贊,大宋建立後又避諱改名趙贊。提起這位趙匡贊,大家也許並不瞭解,但要提起他的父親和祖父,則是赫赫有名,起碼在本書是大名鼎鼎——他的父親叫趙延壽,祖父叫趙德鈞。 3月11日,柴榮任命向訓為總監軍(淮南道行營都監),率兵駐防渦口;12日,柴榮從渦口返回下蔡。 切斷了“壽州——濠州”交通線後,柴榮要啃下壽州這塊兒硬骨頭了。 李景達、陳覺等從濠州逃回昇州,只有陳德誠所部全軍而退,而這幾乎是南唐現存的全部力量了。 李璟近乎絕望,知道壽州必然不保。 13日,李璟給壽州劉仁瞻下達了詔書,高度讚揚了他頑強抵抗的精神,代表南唐朝廷感謝他的艱苦付出和卓越貢獻,作為一個戍邊武將,他已經出色完成了使命,不辱臣節……最為關鍵的是,李璟同意劉仁瞻投降(使自擇禍福)。 17日,後周主力在壽州城下集結,耀武揚威,恐嚇壽州守軍。 此時,劉仁瞻已經病入膏肓,不省人事(不知人),其部下聚在一起商議,認為李璟既然已經同意他們投降,大局已定,那他們也實在沒有必要做無用的掙扎和犧牲了。於是,3月19日,壽州監軍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人,以劉仁瞻的名義,向後周提交了投降申請書。 次日(20日),柴榮派親信張保續入城宣諭,表示接受壽州投降的請求。劉仁瞻之子劉崇讓代表劉仁瞻出城謝罪,溝通投降事宜。 21日,柴榮在壽州城北舉行受降儀式。周廷構等用擔架抬著昏迷中的劉仁瞻出城投降。柴榮親自慰勞,並准許他回城養病。 英雄惜英雄,柴榮賜給劉仁瞻玉帶、御馬等,拜其為檢校太尉、加特進、兼中書令、天平軍節度使。然而劉仁瞻回城之後就立刻病亡。 柴榮嘆息良久,下令追封其為彭城郡王,以其子劉崇讓為懷州刺史;把壽州清淮軍改名為“忠正軍”,以旌劉仁瞻之氣節。 李璟聽說劉仁瞻病逝後,悲慟大哭,追贈太師、中書令,追封衛王,賜諡號“忠肅”;後主李煜襲位後,追封其為“越王”。 劉仁瞻忠貞不屈的氣節打動了敵我雙方,死後被敵我雙方同時追封王爵,自古罕見。 大宋建立後,李煜讓劉仁瞻之子劉崇諒充當進奉使,帶團訪問大宋,趙匡胤得知他就是當年堅守壽州的劉仁瞻之子後,賜官為都官郎中,以嘉其忠。過了一百多年後,到了宋徽宗時期,已經把劉仁瞻的牌位列在祭祀大典中,賜祀額“忠顯”,供人祭祀瞻仰,終年香火不斷。 關於劉仁瞻是否“投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劉仁瞻在清醒的情況下主動投降,另一種則是監軍周廷構等“詐為仁瞻書”,在劉仁瞻昏迷的情況下以他的名義投降。主流史官認為後者更可信。 首先,劉仁瞻自柴榮徵淮以來,堅守壽州近一年半,期間不惜將打算投降的兒子劉崇諫腰斬,其堅決抵抗的意志得到了廣泛而充分的認可; 其次,是柴榮對他的態度,柴榮非常欽佩他,在他“投降”後給了加特進、檢校太尉、中書令、節度使的任命,並在其死後追封郡王,而在柴榮攻打後蜀時,後蜀將領王環同樣是堅守秦州,久攻不下,最後力屈而降,而他在後周至死只做到了“大將軍”,所以劉仁瞻肯定不是力屈而降,而是寧死不降; 最後,是柴榮在受降當天頒佈的制書,“劉仁瞻盡忠所事……前代名臣,幾人可比!”一句“盡忠所事”,很值得細品。 故史官雲“視世宗待二人(後蜀王環、南唐劉仁瞻)之薄厚而考其制書,乃知仁瞻非降者也。”宋朝的史官就已經斬釘截鐵地認定劉仁瞻至死不曾投降了。 劉仁瞻被抬回城後,就立刻病逝,也很可能是得知自己“被投降”後,憂憤而死。 柴榮把壽州的治所遷移到下蔡縣,大赦壽州,開倉放糧,賑濟饑民;以周廷構為衛尉卿,以孫羽為太僕卿,賞歸順之功;以許文禛為左監門衛上將軍、檢校太尉,以邊鎬為左千牛衛上將軍、檢校太傅。 安頓好壽州後,柴榮北返汴州。 回到汴州後,柴榮恩准“懷恩軍”八百餘將士返回家鄉。“秦、鳳戰爭”時,柴榮將後蜀的數千降兵降將改編為“懷恩軍”,使之駐防淮河沿岸。如今,柴榮讓懷恩軍指揮使蕭知遠等八百餘將士返回蜀地,一方面向蜀人顯示中原大國之恩德,另一方面,也是讓這些人向蜀人轉述中原克平淮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