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6章 廢太弟,立太子

【廢太弟,立太子】 李璟破防了,思前想後,他決定向後周投降。 如今,江北只剩廬、舒、蘄、黃四州還在南唐的控制之下,這是李璟最後的談判籌碼,如果等到江北全境淪陷,那麼他將在談判桌上陷入極大的被動。 而自從斬殺了“主和派”的李德明之後,南唐朝中再也無人敢提割地議和。於是,割地賣國的罵名只能由李璟自求了。 李璟當然不願揹負割地求和、降號稱藩的罵名,於是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退位。把皇位傳給皇長子李弘冀,讓李弘冀去籤這份喪權辱國的條約。 此前,南唐的皇儲是李璟的弟弟——皇太弟李景遂。 李景遂是徐知誥的第三子,頗富人望,是李璟繼位的最大挑戰者,然而李景遂性格淳厚,有雅士君子之風,深知廢長立幼會給國家帶來不可彌補的創傷,於是堅決不肯繼承徐知誥的皇位,成全了大哥李璟。 李璟繼位後,多次表示要讓位給李景遂,李景遂固辭不受;後來,李璟下詔以李景遂為皇太弟,以紅標頭檔案的形式將李景遂列為皇位的法定繼承人。當然,這一切操作都要結合南唐特有的政治生態環境來審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不是李璟的本意,只是迫不得已。 李景遂又固辭皇太弟,但李璟以詔書的形式下了死命令,李景遂實在沒辦法,只能改名“退身”,取意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之”。 自從當了“皇太弟”,李景遂變得更加低調內斂,息交絕遊,不問政事,成為宮廷隱士,從不結交權貴、藩鎮,而只與文人墨客交流詩詞歌賦。其中,與諫議大夫張易最為相善。 諫議大夫張易是朝廷為李景遂選置的東宮幕僚,某次,張易參與李景遂的私人宴會,發現李景遂捧著一隻精美的玉杯,與賓客們傳賞把玩,眾人紛紛誇讚這是絕世珍寶。等傳到張易手中時,張易忽然滿面怒容,大聲說道:“殿下有重寶輕士之意嗎?”說完,就舉起玉杯,狠狠摔在石柱上,把玉杯摔得粉碎。 賓客們全都目瞪口呆,而李景遂竟然毫不生氣,反而向張易賠禮道歉,日後也更加厚待張易。 史籍記載此事,明面上是要表達張易的耿直剛烈和李景遂的虛懷納諫、知錯就改,實際上,這裡面有更深一層的意思: 李景遂處在一個極為尷尬位置上,他不得不表現得腐化墮落一些,歷史上很多帝王在登基前都裝瘋賣傻、裝傻充愣,以避免引起皇帝或覬覦皇位的人的猜忌,比如劉備在家裡種菜以欺騙曹操的監視。所以李景遂未必真的“重寶輕士”,而透過張易摔玉杯,李景遂也感覺自己確實發現了真的寶貝,倘若自己有朝一日能當皇帝,此人必為宰相。 看到張易如此剛正不阿,而李景遂又如此愛才,李璟果然動了心思,竟然點名指派張易泛海出使契丹。 我們多次提到,當時從淮南泛海到契丹,死亡率大約是50%,即便安全抵達契丹,也會有被契丹扣留的風險。 李景遂聽說後,立即給李璟寫了親筆信,大意是說張易是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才,怎能讓他去做這九死一生的事呢?這事又不是非他不可,您換個人行嗎? 廢話,不是九死一生,朕還不讓他去呢。李璟回信,說張易是個有造化的人,海龍王也傷害不了他(易奇士也,海神當畏之)。 最終,張易還是被派往契丹。萬幸的是,張易成功完成了外交任務,又平安返回淮南。之後,李璟又以張易確實是個人才為理由,將張易留在自己身邊。 李璟把張易留在身邊,卻並未委以重任,還把自己的親信——“四凶五鬼”的陳覺、李徵古安排在張易左右,名為在工作中幫扶,實則暗中監視。 透過“張易使遼”事件,李景遂明白了,儘管李璟多次強烈表示要讓位給自己,但這真的只是他對自己的試探,李璟從來沒有想過要讓位,還要千方百計地壓制自己。 李景遂於是多次上疏,表示自己才疏學淺,難堪大任,堅決辭去“皇太弟”。當柴榮耀兵於江北時,李景遂再次上疏陳情,說如今國家有難,而我卻無救國之策,又無尺寸之功,實在愧不敢當,而皇長子李弘冀同志是既是陛下的嫡長子,又立有軍功(常州之戰),所以請允許我辭去皇太弟的封號,讓李弘冀同志成為帝國的接班人,至於我嘛,求陛下將我外放為一方節度,足矣! 這一次,李璟終於答應了,於是封李景遂為晉王、天策上將軍、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大都督、太尉、尚書令,並以皇四弟李景達為浙西道元帥、潤州大都督。 李景達以浙西正在作戰、不宜易帥為由,堅決辭讓,於是改任撫州大都督。 一口氣拔除兩顆眼中釘。 東宮一刻也沒有被閒置,李璟馬上立皇長子李弘冀為皇太子,參與政事決策。 據記載,李弘冀為人尖酸刻薄、猜忌心重,當他迫不及待地搬入東宮,發現由於時間倉促,很多李景遂的幕僚侍從還沒有來得及搬家,李弘冀當即把他們罵退,東宮所有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