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章 淮南易主

朱溫的運氣始終不在淮南。 楊行密病重已久,歸天只在旦夕之間,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如他對朱氏夫人說的那樣,他的這幾位兒子都是難堪大任的窩囊廢,恐怕不足以承繼他開創的這份基業。特別是他的長子楊渥,名聲尤其不好,淮南文武官員一向很輕視他。 隨著楊行密身體一天天的惡化,淮南集團內部暗流湧動,不同的派系之間醞釀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先前,楊渥被外放到地方,就是政治鬥爭的一個側面映照,如謀士徐溫所說,主公病重,而把嫡長子外放,其中必有蹊蹺,不可不防。 如今,楊行密臥床不起,於是命令幕僚周隱召喚楊渥進揚州,打算讓長子楊渥繼承基業。 周隱正直樸實。正直的不加掩飾,樸實到接近愚蠢,他竟然對楊行密說道:“大公子總是輕易聽信讒言,且沉迷於打球、飲酒,非保家之人。而您的其它兒子又都年幼無知,更不足以統御諸將。依我看,廬州刺史劉威,是最早追隨您的從龍功臣,是個經過組織考驗的同志,無論是個人能力、資歷威望還是忠誠度,都值得信任,不如您讓他攝政暫管,等諸位公子長大成人,再讓劉威把權力移交給他們。” 淮南集團內部的政治派系非常複雜,我個人按照楊行密集團的發展程序進行粗略的劃分,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首先是“廬州嫡系”。 比如最早追隨楊行密的“三十六英雄”,如田頵、朱延壽、劉威、陶雅、李簡、李遇、徐溫等,他們是淮南集團的奠基人,是楊行密嫡系中的嫡系。 其次,是從廬州發跡到入主揚州期間的“揚州系”。 這是淮南集團的上市之路,主要是楊行密在“廬州嫡系”的幫助下,捕捉到投資風口(畢師鐸、秦彥叛亂),使用了高槓杆融資(借兵)對舊淮南集團(高駢)進行兼併重組,最後以反殺天使投資人、風投合夥人(如高霸、呂用之)的手段,獨吞上市紅利。在這期間被挖牆角或主動跳槽過來的,都可以粗暴地劃入“揚州系”的範疇。 第三,是“宣州系”。 這裡囊括了與孫儒爭奪揚州、吞併宣州的新鮮血液,並以孫儒舊部居多,如柴再用。 最後,到淮南尋求政治避難的如朱瑾、滯留並改投淮南的河東將領李承嗣、與杭州錢鏐拉鋸戰中的降將等等,因其冗雜且政治能量薄弱,故而不再另立門戶,而以其歸順時間劃分到上述三座山頭中。 經過粗略的梳理,不難看出,在目前淮南集團內部的三座主要山頭中,資歷最淺的“宣州系”人數最為眾多,是集團的主體組成部分,社會的中堅力量;“揚州系”資歷雖然較早,在集團內的地位卻是最低,因為他們多是迫於無奈而加入淮南集團,認同感、歸屬感一直飽受質疑;“廬州嫡系”雖然根紅苗正,但其始終是楊行密的心病,因為這些元老們恃功自傲,常懷叛逆。 楊行密的管理思路也很明顯:對勞苦功高的“廬州嫡系”予以打壓遏制,對“揚州系”用心安撫,對“宣州系”則是大力提拔。無論是封建諸侯還是企業領導,亦或是民間團體的什麼班主、社長,都離不開這種管理思路。 道理很簡單,“宣州系”認為,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楊行密給的,所以會發自內心地感恩楊行密,全心全意地維護淮南集團的利益,擁護楊行密的統治;而“廬州嫡系”則認為,楊行密的一切都是他們給的,沒有他們的幫助,楊行密會有今天?淮南集團會有今天? 例如某民間團體,歷經多年摸爬滾打,終於聞名全國之後,某些元老對薪資待遇頗感不公,於是宣佈退出,而班主卻力捧一個沒有門戶、沒有背景、沒有根基的徒弟,正因其是“三無”產品,才會對該團體、該班主產生強烈的依賴,但凡他腦子不短路,就該清楚,一旦他背離該團體,將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變得一無所有,所以無論他日後有多紅,也不會像前幾個師哥那樣出走。 周隱不揣冒昧,居然在楊行密面前力推“廬州嫡系”的劉威,而否決楊行密的長子。看劉威的職位,小小的一介刺史,這位最早追隨楊行密、奪得廬州、打敗孫儒、奪取揚州、奠定淮南基業的元老舊臣,時至今日居然只是一個小刺史,這足以說明楊行密對待“廬州嫡系”的態度。 聽到周隱這麼說,楊行密震驚不已,竟然呆呆無語,不再說話。 即便楊行密多年來對“廬州嫡系”進行刻意的打壓、遏制,但劉威仍然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劉威的聲望已經高到可以振臂一呼,就篡奪自己基業的地步! 見楊行密不再說話,周隱還以為是自己的話打動了主公,認為主公是在認真考慮讓劉威攝政的事。 周隱為他自己開啟了一段悲慘的結局。 楊行密的重要心腹徐溫、張顥對楊行密說道:“大王出生入死一輩子,槍林彈雨、刀頭舔血,不就是要為子孫建立一番基業嗎?怎麼能拱手讓於他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