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章 亡國之臣

【亡國之臣】 後梁龍德三年,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10月9日,夜。 這一夜,後梁末帝朱友貞殉國,君王死社稷;這一夜,“莊宗入汴”,李存勖以征服者姿態入主汴州。 後梁帝國滅亡。這是無比漫長的一夜,無數人徹夜難眠。 敬翔獨自坐在書房中,案上的蠟燭即將燃盡,微弱的燈火掙扎著,散發著最後一絲光亮,把敬翔的臉龐照得烏暗鐵青,如同一尊雕像。 “咣噹”,房門被粗暴地推開,伴隨著一陣秋夜冷風,一個人影興沖沖地踏進來,面前的燭火撲簌簌地左右搖擺,險些熄滅。 來者不辨面目,只聽他用難以抑制地興奮大聲說道:“太好了!新皇帝頒佈了詔書,赦免我們的罪行,走吧,一起去朝見吧?” 聽聲而知,來人是李振。 他口中的“罪行”其實就是“前朝為官”。按照慣例,改朝換代之後,前朝官員要跪在新皇帝面前請求寬恕,饒恕自己曾經“誤入歧途”、“為虎作倀”。新皇帝要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一改赦免,官復原職,爾爾。 敬翔面色沉重,目光從燭光轉向李振,緩緩說道:“你我二人均為後梁宰相,雖說君王昏庸,寵信奸佞,但你我不能盡職勸諫,如今帝國滅亡,你我又無力拯救,新皇帝如果詰責你我失職之罪,我們又該如何作答?” 李振啞口無言。氣氛在沉默中愈發尷尬。 李振熱臉貼了冷屁股,無地自容,只好黯然離開。 不一會兒,家人來報,說李振已經入宮朝見新天子去了! 敬翔望著皇宮方向嘆息道:“朱家跟新皇帝是兩代世仇,如今帝國滅亡,舊主慘死,即便新皇帝不怪罪你我,你我還有何面目再進建國門(皇宮正門)?還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見太祖?李振啊李振,你枉為大丈夫!” 東方發白,盡掃黎明前的黑暗。新的一天到來了。 當家人們開啟房門時,發現書桌上那個倔強的蠟燭終於油盡燈枯,徹底熄滅,而敬翔也已經懸樑自盡,以身殉梁。 當天(10月10日),後梁文武百官再一次集體進宮,下跪請求赦免。李存勖命人宣讀赦免詔書,宣佈後梁文武官員一律赦免,各回工作崗位。 在昨天入城的時候,李存勖就下令搜捕朱友貞,有人獻上朱友貞的人頭。 李存勖聽說朱友貞殉國後,悵然失落,嘆息道:“敵惠敵怨,不在後嗣。我與他十年對壘,可惜沒能活著見他一面。”表現出了英雄相惜的樣子。也許李存勖真的不是在作秀,畢竟勝利者、自信者都是寬容大度的。如他所說,兩家的世仇是父一輩結下的,是李克用與朱溫之間的陳年舊賬,何況“上源驛事變”的幕後真兇是大唐朝廷,朱溫只是一個背鍋俠,這是雙方心知肚明的,至於後來李克用拿“上源驛事變”碰瓷朝廷、敲詐勒索,則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說到底,李存勖與朱友貞私人之間並無你死我活的矛盾。也許,李存勖在進入汴州前,還憧憬著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團圓畫面;也許,李存勖還醞釀著逼迫朱友貞參演一出禪讓大典…… 咱倆打了十幾年的仗,我終於打進首都,有機會以征服者的姿態與你談笑風生了,友貞啊,你怎麼就走了呢?哎,可惜,可惜! 李存勖命令王瓚把朱友貞屍身暫存在佛寺,而把朱友貞的人頭做防腐處理,然後裝進木匣,送到皇家太社收藏。 李存勖完成了第二支箭矢的任務。先父臨終遺命任務(23)。 李存勖進入汴州前,“外戚幫”核心人物趙巖逃到了許州,投奔許州匡國軍節度使溫韜。只因為盜墓賊溫韜對“外戚幫”——特別是趙巖,重金賄賂,所以才在後梁吃香喝辣,而趙巖認為他與溫韜之間的革命情誼牢不可破,故而前往投奔。 溫韜果然出城相迎,無比熱情地將趙巖接到城裡,然後關門,砍頭。溫韜掠奪了趙巖的全部財產,然後以趙巖的人頭作為投名狀,納給後唐中央政府。 至於後梁帝國最後的精銳之師——沿河前線的段凝,在得知京師危急之後,立刻派杜晏球先行返回京師。至於其動機,有人說他本想與後唐一戰,也有人說他是準備與後唐接洽,商談投降事宜。我個人認為是後者,他根本就沒打算跟後唐比劃比劃,後梁帝國最後的精銳之師成了他賣國求榮的談判籌碼。 杜晏球行至半路途中,遇到李從珂率領的後唐軍隊,立刻繳械投降;次日,段凝率主力也繳械投降。五萬精銳,不戰而降。 段凝不同於李振等人,畢竟他手中是有五萬精銳部隊的,所以李存勖非常謹慎小心,生怕刺激到他們。段凝率領高階將領們負荊請罪,以示自己真心歸附,李存勖好言安撫並拿出鉅額賞賜,精神物質兩手抓,一定要安撫這五萬精兵的情緒。 李存勖給段凝賜名李紹欽,給杜晏球賜名李紹虔。殊加禮遇恩寵。 得到賞賜和撫慰之後,段凝卸下了心裡的包袱,無比輕鬆,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竟然絲毫沒有羞愧之色。後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