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3章 同室操戈4

王延羲怒不可遏,怒吼道:“老東西,瘋了吧你?(老物狂發矣)”隨即將他貶為漳州司戶。 黃峻退下來之後,無比憂愁地對人們嘆道:“國家再這樣下去,年號還叫什麼‘永隆’呀,乾脆就叫‘大昏’吧!”不久之後,黃峻在憂愁中病逝。 在王延政的陣營裡,同樣有人冒死勸諫。此人是王延政的首席幕僚潘承佑。 閩國內戰給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福、建二州之間白骨遍地,密如野草,潘承佑屢次勸諫,希望王延政能回心轉意,以盡臣節。 但是王延政的態度跟王繼業有一拼,即“君不君,臣不臣”,用句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鐵了心要在叛逆的路上漸行漸遠。 每當福州方面派來使節,王延政都會邀請使節參加建州大閱兵,藉以向福州方面炫耀武力、秀肌肉,對待使節的態度更是傲慢無禮、狂妄自大,就是一副作死找事兒、“不服你打我呀”的表情。 在一次閱兵式上,潘承佑實在看不下去了,當眾跪在地上,懇請王延政收斂一些,不要激化矛盾。言辭懇切,長跪不起,表示如果王延政不收斂,他就一直跪下去。 王延政大怒,回頭對左右侍從說道:“你們幫我吃了他!” “臠食”,這是五代時期常見的一種酷刑,即舌尖上的千刀萬剮、凌遲料理,用刀子把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然後當場生吞。 面對王延政的威脅,潘承佑視死如歸,堅毅如鐵,回懟道:“與其不義而生,孰若抱義而死?事勢如此,早死為幸。” 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你若再不思悔改,將來的下場比這個還慘,我呀,早死了早託生! 經過左右近臣的苦勸,過了好久,王延政才消了氣,不再殺潘承佑。 後來,王延政稱帝后,任命耿直的潘承佑為宰相,後又因直諫而被罷官。淮南滅閩國後,將他重啟,委以重任,不久之後上疏乞骸骨,告老還鄉,在洪州西山隱居,直至去世。 他的兒子潘慎修,才華橫溢、涉獵廣泛,後來在北宋官至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是宋真宗設定的官職,負責為皇帝講讀史書、講解經義,是一個可以左右皇帝思想、左右國家大政方針的角色,非德高望重、三觀正確、正能量爆棚的人不成,著有《潘慎修文集》五卷。 王延政雖然沒有殺了潘承佑,但也始終沒能接受潘承佑的勸諫,與福州方面的關係日趨緊張。 公元942年7月,王延政對汀州發起了攻擊。 王延羲調派漳州、泉州共計五千援軍前往支援;又派林守亮進駐尤溪,派黃敬忠屯駐尤口;又派國計使黃紹頗率領八千兵支援汀州,牽制王延政主力。 建州、汀州、福州,呈三角形排列,尤溪和尤口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中心點,控制了這一地區,往北可以攻打建州,往西可以救援汀州,是兵家必爭之地。 王延羲的戰術就是把王延政的主力拖在汀州泥潭,然後偷襲他的建州老巢。 王延政對汀州一連發動了四十二場戰鬥,均無法攻克,於是選擇退兵。派大將包洪實、陳望率水面部隊順流而下,進攻尤口,以阻止他們北攻建州。 當兩軍相遇時,王延政軍處於下風,因為中央軍在尤口是以逸待勞,完全可以擊賊於半渡。 然而主將黃敬忠卻在戰鬥前請“高人”求神問卦。高人掐指一算,說時辰未到,最好是按兵不動。 於是,包洪實、陳望等就在中央軍的注目禮下,從容地渡河,擺列陣型,然後水陸齊發,對中央軍發動了攻擊。 在“高人”的指點下,中央軍一觸即潰,主將黃敬忠被擊斃,被俘斬兩千餘人,林守亮、黃紹頗狼狽逃回福州。 王延政有驚無險地回到建州。 汀州之戰,雙方都沒有討到便宜。王延政投資失敗,沒有收穫一寸土地;王延羲雖然保住了汀州,卻在尤口損失慘重。 戰後,王延羲主動向王延政示好,派人送去自己的親筆詔書,連同九百件金器、一萬貫錢、六百四十張空白委任狀送到建州,請求和解。 面對王延羲的誠意,王延政斷然拒絕。 公元943年正月,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建國。改國號為“大殷”,建元“天德”。王延政的“殷國”僅有建州一州之地,於是把將樂縣升格為鏞州、把永平鎮升格為鐔州。王延政的殷國不在“十國”之列。 有意思的是,王延政的“殷國”只針對閩國,在與外界迎來送往時,他仍然以閩國藩鎮的身份。 王延政加封已故的王延稟為武平威肅王。 新主登基,為往事翻案,為已故之人昭雪平反、追封追贈,是一種政治訊號。王延稟是王審知的養子,武力推翻王延翰、擁立王延鈞,後被王延鈞消滅。王延政追封王延稟,可以看做是對王延鈞的否定,否定王延鈞,也就是肯定了王審知,而否定了王繼鵬、王延羲。 王延政作為王審知的兒子,只有在同時肯定王審知、否定王延羲的條件下,才使得他的大殷政權在道義上站住腳跟,是大殷國的政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