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4章 李璟登基

【李璟登基】 李璟不受待見是有原因的,後人們一般認為,相比於其他兄弟,李璟確實不算優秀,比較笨拙,為人也比較懦弱。能力雖一般,野心卻很大,最終把南唐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主流史學觀點都一致認為,南唐雖然是在他兒子李煜手中滅亡的,但李煜是“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南唐的真正亡國之君是李璟。 說他能力一般,我沒意見,但要說他軟弱,就值得商榷了。政治家的外在性格往往是其內在實力的表現。沒有人願意當孫子,只不過是沒有當爺的實力。比如我們之前講述的中原天子,如李嗣源、石敬瑭、劉知遠、郭威之輩,他們哪一個是善茬?但他們當上皇帝之後,卻處處妥協、隱忍退讓。 當然,也有螳臂當車的主,比如李從厚,其結果呢?在位三個月,被推翻。 透過上文對徐知誥五子的簡單分析,就可以看出,李璟不可能具備強勁的實力。而且事實也的確如此,即便在徐知誥臨終時已經明確指定了李璟繼位,當他駕崩後,仍然有權臣打算偽造遺詔,阻撓李璟繼承皇位。 李璟的處境岌岌可危,在內,他缺少文武百官的一致擁護;在外,他又沒有自己的嫡系武裝和革命根據地。他的軟弱、怯懦是迫不得已,因為他太需要得到各方的擁護了,他誰都不敢得罪,雖然名義上是一國之君,實際上卻如各方之孫。 徐知誥駕崩後,李璟對外封鎖訊息,以徐知誥的名義釋出詔書,“命齊王李璟監國攝政,大赦天下”。 而這時候,朝中某些人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例如孫晟。 孫晟,原本在中原為官,後因捲入政治鬥爭(一說“朱守殷謀反案”,一說“李從榮謀反案”)以撩衣搓泥兒、徒手捉蝨子騙過追兵,逃入淮南,並輾轉來到徐知誥身邊,大受徐知誥的器重。徐知誥稱帝后,將其提拔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中書侍郎。 在逼迫楊溥禪讓時,孫晟堅定地擁護徐知誥,並且積極為徐知誥出謀劃策,參與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密謀,深得徐知誥信任。 毫無疑問,孫晟是南唐的開國元勳,也是徐知誥的心腹親信,權且稱之為“先帝黨”,他與李璟的嫡系親信(暫稱之“太子黨”,如馮延巳、陳覺等)之間並不和睦。孫晟非常鄙視馮延巳等人,曾公開譏諷辱罵他們,說他們是“玉碗金盃裡盛著的狗屎”。 馮延巳也曾以開玩笑的口吻反擊,問孫晟道:“你說我不行,那你又有什麼本事,配做如今的高位(中書侍郎)?” 孫晟回答道:“我原本只是山東的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窮書生,文采不如你、談笑風生不如你、溜鬚拍馬不如你,所以你才被派到齊王(李璟)身邊,皇上是想讓你教授指點文學、品德,而不是讓你成為齊王的酒肉朋友,天天聲色犬馬!我雖然沒有什麼才幹,卻懂得忠義,不像你,只能給國家招致災禍!” 孫晟與馮延巳的矛盾是眾所周知的,誰也看不慣誰。 如果李璟順利即位,那麼“太子黨”的馮延巳等人必然掌握權柄,這是孫晟不願意看到的,於是就動了歪心思,他串通了幾個大臣,偽造了一份遺詔,大意是讓宋皇后臨朝稱制,然後請負責起草詔書的翰林學士李貽業審批簽字。 李貽業大驚,大呼不可,說先帝生前反覆強調過,後宮干政是混亂之本源,諸君不見種夫人之事乎?他又怎麼可能自己破壞規矩,讓皇后臨朝?這一定是奸邪小人偽造的!再說,儲君年齡也不小了(李璟時年28歲),還用母后垂簾?如果你們敢說這是真的遺詔,我一定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把它吃了! 李貽業,是大唐僖宗朝宰相李蔚的堂曾孫。 李璟順利即位後,非常感激李貽業的正直,親口贊他道:“疾風知勁草,說的正是愛卿啊!” 孫晟還不死心,又跑到宋皇后那裡鼓動唇舌,請宋皇后臨朝聽政。 宋皇后是個明白事理的人,說這是武則天的教訓,我豈會重蹈覆轍?堅決不答應。宋皇后非常贊同徐知誥打壓後族的做法,李璟登基後,時常來向她請安,每次聊天的內容都是家長裡短,從來不聊時事政治。 宋皇后有個侄子,叫宋鍔,在軍中服役,就因為他“皇親國戚”的身份,一直不得提拔(以國戚故,官不甚大)。 孫晟兩頭碰壁,這才死心。 徐知誥駕崩6天后,李璟才公佈了先帝駕崩的噩耗,並宣佈了遺詔,但他沒有急於舉行登基大典,因為南唐局勢暗流湧動,不僅僅是“母后臨朝”一關。他需要確定滿朝文武的真實態度,如果大家反對他,那他就主動退出角逐,好歹還能保全性命,畢竟強有力的競爭者——李景遂、李景達還在。 而且“母后臨朝”這一關,他過得也不踏實,因為遺詔還是被篡改了,雖然沒有新增“母后臨朝”的條款,卻新增了“允許民間自由買賣兒女”的條款。 自從徐知誥當上南吳的宰相開始,就下令禁止人口販賣,不準把子女賣做奴隸或婢女。對於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