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6章 認祖歸宗(上)

徐知誥宣佈登基稱帝后,荊南、吳越國、閩國、契丹、高麗、後蜀、于闐國、南漢等中外勢力先後派來使者祝賀登基,宣佈承認其政治地位,並與“大齊國”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其中契丹以兄禮事之。 在這場政治饕餮盛宴中,有人附炎趨勢謀求分一杯羹,也有人為楊氏政權的滅亡而悲痛惋惜。 徐知誥的第四女被封為“永興公主”,她就是楊溥長子楊璉的妻子,而每當人們叫她“公主”,她都會淚流滿面,然後讓人改口,因為她是吳國的太子妃,不是齊國的公主。作為政治的犧牲品,作為一個女人,這是她最後的倔強,最後的抗爭; 楊氏政權的奠基功臣周本,在南吳政權覆滅後的兩個月,羞愧抑鬱而死。 而與周本同為楊氏政權奠基人兼送葬人的李德誠,他的做法卻令人唏噓。 李德誠原本是池州刺史趙鍠的部下,在公元889年,楊行密吞併趙鍠,期間李德誠始終陪伴在趙鍠身邊,楊行密非常欣賞他忠心事主的氣節,於是將堂妹嫁給他為妻,從此,李德誠便成為楊行密的心腹愛將。 在楊行密集團中,李德誠是降將出身,卻又是楊行密的妹夫,所以他一直低調謹慎,一副忠厚長者的形象。當田頵、安仁義、朱延壽叛亂時,楊行密的部下們對安仁義等叛將破口大罵,以此向楊行密表忠心。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來一段群口相聲,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到底是誰》,由國內某知名民間社團演繹,由該社的班主和其搭檔攜六位愛徒、師兄弟聯合參演,當時的背景是社內某知名演員徐某亮等人宣佈退社,於是六位徒弟、師兄弟對這些造反出走的前同事們冷嘲熱諷,極盡挖苦之能事,向班主表忠心。然而諷刺的是,幾年後,六人中的四人(李某、曹某金、何某偉、劉某天)也紛紛退社……作為吃瓜群眾,我時常亂想,如果這幾位回頭看這段相聲,該是何種滋味在心頭。 總之,安仁義等人造反叛亂,楊行密手下的部將們對他口吐芬芳,也是人之常情。唯獨李德誠始終沒有辱罵安仁義。最後,安仁義被包圍,由於其箭法精準,諸將誰都不敢上前,安仁義自知大勢已去,於是指名道姓,要李德誠前來受降,他對李德誠說你是忠義之士,我今天就把“擒賊首功”送給你,隨後便扔掉弓箭,向李德誠繳械投降,還把自己的一個愛妾送給了他。 可李德誠真是忠厚長者嗎? 就在徐知誥登基稱帝之後,李德誠在宴會上主動揭發檢舉,說陛下上順天時、下應民心,可唯獨宋齊丘悶悶不樂,不想讓陛下登基。隨即拿出了百官勸進的聯名信,上面唯獨缺少宋齊丘的簽字。 不管宋齊丘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他是楊氏政權覆滅時,唯一一個敢公開反對的人。李德誠卻要借刀殺人。 當然,宋齊丘的反對並非出於對楊氏政權的眷戀或忠誠,而是出於其一己私利。 徐知誥接過信件,連看都不看,說道:“宋齊丘跟我是三十年的老交情了,我瞭解他,他不會辜負我的。” 宋齊丘急忙下跪叩頭,謝恩。 不過宋齊丘與徐知誥現在的關係非常微妙。徐知誥雖然嘴上不怪罪宋齊丘,但實際已經將他排除在了核心權力之外,長期“靠邊兒站”。 徐知誥稱帝后,照例要大封大賞,特別是最早、最堅定地擁護徐知誥稱帝的功臣,如周宗,被任命為樞密使,李德誠之子李建勳為宰相,徐玠為侍中……而宋齊丘卻僅僅是“司徒”,這是個退休養老的專屬套餐。 望著朝廷頒佈的人事任命狀,宋齊丘醋意大發,憤憤不平: 周宗?他當初要勸進時,都要先來找我商量,他算老幾? 李建勳?小鬼嘛,李德誠的小崽子,晚輩,他算老幾? 徐玠?不僅資歷淺,而是還是“降將”,出身就有問題。最早是追隨楊行密的,累官至吉州刺史,後來徐知誥以其政績不佳(治郡貪猥不治)而把他擼了下來,徐玠也因此記恨徐知誥。後來徐溫卻看中了徐玠的高情商,於是重新將他重新提拔為自己的副使,徐玠藉此機會公報私仇,極力勸說徐溫把位子傳給親兒子徐知詢。也就是說,在徐知誥與徐知詢的權力爭鬥中,徐玠起初是徐知詢一派的,只是後來見徐知詢確實爛泥扶不上牆,才轉投徐知誥陣營。他算老幾? 可如今,這些人全都騎在自己脖子上拉屎撒尿了……作為徐知誥真正嫡系的大軍師、首席謀士的宋齊丘,內心的五味雜陳可想而知。 先是懊悔,後悔當初不該自作聰明,只因嫉妒周宗的“勸進首功”而站在了對立面,一步錯、步步錯,稀裡糊塗成了今天的“反對派”,被全世界所孤立;然後是恥辱,被周宗、李建勳、徐玠等趕超碾壓,王者被青銅虐出翔的感覺;最後是憤怒。(自悼失計,復恥無功,不勝忿) 像他這種級別的官員任命,在頒佈任命狀的時候,皇上還會發布一份“獲獎感言”,一般來說是訴說一下自己與這位同志深厚的革命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