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9章 周革漢命5

劉知遠無奈,只能親自奔赴前線,調解主副元帥的私人矛盾,而後續的戰鬥也證明了高行周的策略是正確的。 平定杜重威之後,劉知遠任命高行周為魏州節度使,因魏州與澶州相鄰,高行周拒絕跟慕容彥超當鄰居,堅辭不受。最終,劉知遠把慕容彥超移鎮到兗州泰寧軍,高行周這才接受了魏州節度使的任命。 從此之後,慕容彥超就留在了兗州。 一直等到蕭牆之變,劉承佑暗殺史弘肇等人,才緊急召喚慕容彥超前來京師護衛。慕容彥超接到命令時,正在用膳,他把筷子一扔,跨馬奔襲,一口氣跑到汴州。 慕容彥超在軍事方面確實低能,但論長跑,他最在行。 別人瞭解慕容彥超,但劉承佑未必瞭解。在這個20歲的小侄子面前,慕容彥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吹噓自己如何如何英勇善戰,說郭威如何如何垃圾戰五渣,拍胸脯向劉承佑保證,只要自己站在兩軍陣前大喝一聲,郭威叛軍就會土崩瓦解,投降計程車兵會把郭威繩捆索綁,獻於陛下面前。 直把劉承佑說得熱血沸騰。國難顯忠良,看我這位劉皇叔,多NB! 首都市長、老將侯益給出一個非常合理的建議,即閉城堅守,而派叛軍家屬輪番登城喊話,瓦解叛軍士氣,以靜制動。 不出意外,嘴強王者慕容彥超再次辱罵侯益懦弱怯戰。 年輕氣盛的劉承佑最終同意了慕容彥超的激進做法,並接受了慕容彥超的熱情邀請,親自到前線觀戰。 然後,慕容彥超開始了他的表演,帶著一百多人向敵陣發起了英勇衝鋒,隨後馬失前蹄,險些被擒,一百多人全部戰死,慕容彥超這才表演了他的拿手絕活——跑!一口氣從汴州跑回兗州,留下劉承佑獨自在風中凌亂。 等郭威澶州兵變後,慕容彥超在兗州憂懼不已,經過一番不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終於派來使節,向郭威進貢稱臣,認慫低頭。 郭威好言勸慰,說事已至此,咱們還是要一切向前看,既往不咎,咱們共同為人民服務。 當劉崇在河東稱帝后,慕容彥超欣然響應,起兵叛亂,這是後話。 於外,南方諸國自顧不暇,北方契丹默契演員;於內,候選人名單上的劉贇、劉信被殺,劉崇被騙,劉承勳因是植物人而天然出局,名單以外的最大政敵慕容彥超也主動認慫。 至此,郭威推翻後漢終於水到渠成。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李太后將傳國玉璽鄭重地交給監國攝政的郭威,傳誥令: “邃古以來,受命相繼,是不一姓,傳諸百王,莫不人心順之則興,天命去之則廢,昭然事蹟,著在典書。” ——開頭先定下基調:自古以來,天下就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皇帝都換了上百個了……不信你們翻翻典籍,看看歷史書上寫的,遠看曹丕司馬昭,近看朱溫,對吧。 “……奸邪構亂,朋黨橫行,大臣冤枉以被誅,少主倉卒而及禍,人自作孽,天道寧論。” ——我們大漢要不得了,滿朝是奸佞小人,拉幫結派,烏煙瘴氣,忠臣含冤被殺,連皇帝都被小人弒殺了,自作孽不可活啊!這都是我們自己作的,千萬不要指責郭威喲。 “監國威,深念漢恩……擇繼嗣於宗室。而獄訟盡歸於西伯,謳謠不在於丹朱,六師竭推戴之誠,萬國仰欽明之德,鼎革斯契……固以為幸。” ——郭威同志深感大漢恩德,始終忠於我劉氏,竭忠盡智地輔佐,為我大漢兩朝元老,幼主遇弒後,還主動為大漢挑選合適的繼承人,他對大漢的忠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這裡用了個典故,“西伯”指的是周文王姬昌,“丹朱”是堯的兒子。《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意思是在堯統治末期,地方諸侯來朝覲的時候,不去拜見堯的兒子丹朱,卻去拜見舜;要打官司的人不去找丹朱做主,而去找舜來裁決;文藝工作者不去宣傳丹朱而去宣傳舜。 意思很明顯了,與開頭的話相呼應,神器未必要父傳子,而是有德者居之。如今郭威就像當年的舜帝,就像當年的周文王,得到了天下的普遍推戴,所以不管劉氏還有沒有子嗣,都請靠邊兒站,由郭威同志承繼大統,這是人民的呼聲,這是歷史的潮流。 “今奉符寶授監國,可即皇帝位。” ——今天,哀家把傳國玉璽交給郭威了,讓他登基稱帝。在詔書、制書、誥令、教令中,在官職、爵位、封號前,常見一個“可”字,也經常被誤解,輕率地把它翻譯成“可以”,實際這個“可”字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解釋,在這裡的“可”字不用翻譯,它只是一個表示被動的助詞。 如果非要翻譯的話,它的意思也絕不是僅僅表示同意、許可,而是應該更進一步,類似於一種命令,不是“你可以當皇帝”,而是“你必須當皇帝”。這麼說有些矯枉過正,但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它比“可以”更進一步,比“必須”略退一步。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