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8章 起底“世宗黨”(上)

四,世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契丹 由於客觀上史料的匱乏和主觀上的偏見,致使我們對契丹存在一定的誤解。這個民族不容忽視,更不容褻瀆,他們不僅創造出了輝煌的歷史,更是我們華夏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然而,要想深入地瞭解契丹民族的歷史,卻是一項艱苦繁雜而令人抓狂的工作。 比如說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就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關,特別是在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前,也就是在接受漢化之前,我們幾乎無法從契丹人的名字中得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首先他們沒有姓氏。就連契丹皇族的“耶律”,也是其早期居住地、發源地的音譯,當時阿保機一族所居之地被叫做“世裡”,然後被音譯寫作“耶律”。 其次,他們沒有行輩字或在書寫上有顯著地可以顯示其輩分的偏旁部首。 另外,由於他們的名字通常是音譯,所以經常發生“撞名”事件。舉個例子,耶律曷魯有個兒子,叫撒剌,而“撒剌”又是耶律斜涅赤的字,二人八竿子打不著;而“曷魯”又是耶律吼的字;同樣,阿古只的兒子叫安團,與安摶同音。 等等等等。 儘管如此,本書還是為大家理出了頭緒,找到了讀懂契丹歷史的金鑰匙——權力鬥爭。 在契丹建國之初,耶律阿保機面臨著巨大的內部壓力,這一時期的權力鬥爭主要以“諸弟之亂”為核心,最終,阿保機取得了鬥爭的勝利,成功建國稱帝; 阿保機死後,契丹迎來了第二次權力鬥爭的高峰,即“太后黨”與“太子黨”的爭奪,最終,“太子黨”落敗,阿保機長子耶律倍被迫棄國投唐,由述律太后支援的次子耶律德光承繼大統; 隨後,就是以耶律德光為首的“太宗黨”與“太后黨”的權力拉鋸戰。耶律德光可以被視作述律太后的傀儡,而他掙脫傀儡角色的唯一辦法,就是南下征討中原,透過“晉遼三大戰役”,耶律德光終於如願以償地入主汴州,有了與“太后黨”叫板的資本,可好景不長,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耶律德光就感受到了中原人民深深的惡意,迫不得已北返草原,並在河北欒城殺胡林暴病身亡; 耶律德光雖然暴斃,但“太宗黨”與“太后黨”多年的拉鋸,也使得“太后黨”的勢力被持續消耗,傷及元氣,於是,摻雜了大量政治投機分子的“世宗黨”快速形成,他們擁立耶律阮,與“太后黨”公開競爭,最終,透過“橫渡之約”,“世宗黨”完勝。 大遼國“太宗黨”與“太后黨”之間的博弈,與我們熟知的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博弈類似,嚴格來講,光緒VS慈禧是低配丐版,而遼太宗VS述律太后才是高配土豪版。 因為“斷腕太后”述律太后的謀略和殺伐果斷遠超慈禧太后,堪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不僅工於心計,且能披堅執銳,上陣殺敵,親手殺過敵人,更是能面無波瀾地親手砍下自己的手腕。遼太宗耶律德光也曾在太祖時掛帥南征北戰,後來更是親自領兵南下,滅掉後晉,這也是光緒帝難以匹敵的。 只不過因史料匱乏等原因,後人對大遼國“太宗黨”與“太后黨”的精彩博弈所知甚少,遠不如低配丐版的清末,畢竟光緒時已經進入到了近代史,各方史料多如牛毛,給後世學者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可以從多角度去解析,甚至有了照片,可以讓我們一睹當事人的真容。 當大遼國進入到了世宗朝,就迎來了遼國曆史上第一次至暗時刻,這段黑暗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而這二十多年恰恰成為中原的黃金時間,在此期間,中原結束了五代紛爭。 對於契丹人來說,這究竟是怎樣的二十年呢? 【起底“世宗黨”】 遼世宗耶律阮,遼國第三任皇帝,他是阿保機長子耶律倍的長子,太祖爺的長子長孫。 耶律阮在“世宗黨”的擁護下,成功登上皇位,然而諷刺的是,這個所謂的“世宗黨”,既不世宗,更不黨。這就是世宗朝政治昏暗的根源所在。 不世宗,意思是他們雖然擁護耶律阮登上皇位,卻不是耶律阮的嫡系親信,他們之所以擁護耶律阮,只是因為他們不支援“太后黨”; 不黨,意思是他們從來沒有緊密團結在以耶律阮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團中。 “世宗黨”其實是一群復仇者聯盟與政治投機商們的臨時抱團取暖,貌合神離,三心二意,各取所需而已。簡言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在前文“橫渡之約”時,我們已經較為詳盡地介紹了“世宗黨”的骨幹成員,在此為了便於對後文的理解,我們略作簡述: “復仇者聯盟”: 所謂的復仇者聯盟,就是與“太后黨”有血海深仇的契丹貴族。在“太子黨”VS“太后黨”時,他們的親人因站隊“太子黨”而慘遭述律太后殺害,他們作為“太子黨餘孽”,原本應遭受“太后黨”的持續迫害打壓,只因為太宗耶律德光要與述律太后爭權,所以故意重用了